|
|
宁波一网友不久前向区长信箱反映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等来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8月16日人民网)
网络问政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进步,从总书记作客人民网与网友交流,到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网络问政这一形式受到全社会广泛欢迎。但从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结果并不理想。许多地方的“书记市长信箱”无多少内容,“建言献策”也只是个摆设,更让网民伤心的是,有问无答,宁波的这位网友还算幸运,得到了官腔式的答复。不过,宁波的区长信箱恐怕从此也会无人问津。
在为宁波区长信箱用官腔还原虚拟世界而悲哀时,笔者也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7月26日,对于广元“书记市长信箱”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从去年7月26日收到第一封信开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收到群众投诉、建议16000余件。更重要的是,做到了16000余件信件事事有回复,件件有回答。(广元新闻网)
同样是网络问政,结果却不一样,主要是表现在机制的完善上。
宁波市鄞州区区长信箱对信访件有3种处理方式。对工作人员能力范围内的事,受理中心直接回复;在能力范围以外的具体问题,交给相关部门办理;非个人事件,涉及面广而杂的,把信件转给相关部门阅读。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负责区长信箱的管理人员有多大权限能受理或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明摆着是花拳绣腿。二是“非个人事件,涉及面广而杂的”只是转给相关部门阅读而已,“涉及面广而杂”本身就说明是重大社会问题或群体性问题,岂能只阅读了事。这说明网络问政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tujian.org
而广元的网络问政机制就不一样,市上设“书记市长信箱”,县区设“书记县(区)长信箱”,形成两级联动。为保证社情民意网上无障碍通行,除书记市长等两级主要领导直接处理外,还在在市县两级专门成立了“互联网管理中心”,一个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对电子信箱的信件进行整理、研判、处理、反馈、督办,并网络问政不虚拟须有机制保证 (傅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