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部发布指导意见要求
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规范创新管理
2011-03-14

  近日,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把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促进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意见》指出,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国土资源[GuoTuZiYuan]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以全国国土资源[GuoTuZiYuan]“—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和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通过科技信息手段在管理各领域、各环节的广泛深入运用,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运行体系,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国土资源[GuoTuZiYuan]工作的全程监管和高效配置。

  《意见》要求,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规范创新管理、破解发展难题的高度来认识科技信息手段的重要作用;要以行政为主导,技术作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系统提出业务工作对科技信息手段的需求,技术部门做好支撑服务;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重点加强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资源管理行为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和行政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以此达到六大目标:整合各类信息,形成基础数据支撑体系;建立综合监管平台,改进执法和土地督察方式;推进管理业务网上运行,规范审批管理;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增强国土资源[GuoTuZiYuan]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构建资源市场网络体系,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行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树立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部门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意见》规定,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要完成七大任务:一要按照统一标准整合土地、矿产、地质环境等多种信息,构筑全国国土资源[GuoTuZiYuan]“一张图”,形成核心数据库,满足国土资源[GuoTuZiYuan]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二要建立国土资源[GuoTuZiYuan]综合监管平台。整合相关应用系统,建立贯穿各级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业务、覆盖管理各环节的综合监管平台,改进国土资源[GuoTuZiYuan]执法和土地督察方式,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三要加快四级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全业务流程的网上运行。各级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部门要加快管理业务梳理,统筹各类管理业务需求,建立覆盖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所有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四级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全业务流程的网上运行。四要增强参与宏观调控的主动性、灵活性。利用“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加强数据汇总和模型分析,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和改善国土资源[GuoTuZiYuan]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五要推进全国统一的土地、矿业权市场网络体系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全国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土地、矿业权市场体系,提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六要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七要积极探索部门间信息共享服务。将信息共享服务作为延伸国土资源[GuoTuZiYuan]管理工作链条的重要措施,积极探索并推进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

     相关链接
    ·贵州全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打造战略资源性产品交易市场平台
    ·立法推行煤矿充填开采
    ·人大代表呼吁制止萤石贱价出口
    ·页岩气:接续资源的“新亮点”
    ·理顺煤炭管理体制很关键
    ·早转早主动 不转没出路
    ·重庆“十一五”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明显提高
    ·2010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举行
    ·“中国英雄”荣获怀化“十大新闻人物”特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