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失地农民出路问题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征地拆迁难已成大问题 tujian.org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征地拆迁难被列为政府头号难题。许多两会代表和委员十分关注这一影响我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议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等。
用地紧张成为瓶颈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调整、征地拆迁难度大,40%的重点项目受到影响。
22日,在两会现场,列席人大会议的市计委主任郑栅洁向记者举例说:以去年为例,经过审批可使用的土地仅有11平方公里,但去年一年上报的建设需求用地达50多平方公里,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缺口达39平方公里。
另外,存量土地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有部分用地已批未用,另一方面,岛外道路建设等急需特定地点用地,无法从存量土地中调整。他说,假设有一块地位于规划为第三产业为主的区域,就无法拿来用作光电项目建设。一些线性工程,如海湾大道的建设,沿途所遇的征地拆迁矛盾更为突出。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目前厦门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大征地、大拆迁的时期,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阻力大,已成为基层乃至全市最大的问题。
补偿标准争议较大
前不久,在市政府就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市长张昌平指出,征地拆迁再难也不能回避,必须依法解决,必须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
据悉,我市的征地拆迁工作一直是依法进行的,但是,难度也相当大。有的房屋产权无法认定,甚至还有人趁机乱搭盖,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人大代表、湖里区区长李栋梁认为,难度最大的是因补偿标准不一,被征地的各村互相攀比,寻找政府曾实行过的最高标准与征地方谈判,不达目的就抵制征地拆迁。
据介绍,由于长期以来存在区域性的征地拆迁标准不一致、有关部门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基层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造成中梗阻现象,同时,群众对征地拆迁赔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使协调难度加大。
李栋梁说,违章违法建筑的赔偿争议也较大。市政府的意见是违章违法建筑一律不赔。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个案。如个别的重点项目,为赶工程,有时会私下与农民达成补偿协议。有的重点工程依靠自身的财政实力和预期收益,不惜大笔举债超标准补偿,以达到减少征地拆迁的阻力。从短期和局部看,这样做颇为见效;但从长远和全局看,十分有害。它破坏了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致使此后的征地拆迁难以按政策规定的补偿标准实施。
个别拆迁人员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意识不强,在工作过程中引发了不少纠纷和信访。这一点也受到代表们的批评。据了解,厦门现有拆迁单位28家从业人员近600名。市国土房产局还专门对征地拆迁的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市国土房产局表示,将通过严格准入制度,逐步实现行业规范管理。
多方举措寻求出路
多位代表委员谈到,其实,农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只要一碗水端平。他们建议,岛内统一拆迁标准,使农民无从攀比。而目前厦门的征地,是以区为单位,各行其是。
还有的代表建议,适当提高货币化补偿标准。李栋梁谈到,目前,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2400-2700元,这个价格在岛内根本买不到房子。
加大违法违章建筑的执法力度,也是代表们的建议之一。据悉,湖里区在重要路口设关卡,禁止运砖头进行违法建筑的车辆通行。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也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代表们说,目前我市要求农民用土地换社保,但一些农民认为这是“卖土地买保险”而拒绝加入。同时,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
在同安代表团的讨论中,古龙集团董事长杨景成认为,征地企业要帮助失地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具有生存和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以数量不多的补偿费,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子女就学等,可以说是杯水年薪。
陈珠凉等代表也认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