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宁市提出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达到7000多公顷,但土地年度计划已落实的指标只有732公顷,南宁市土地供需达到了约1∶10的比例。在6月25日全国第15个土地日上,有关部门初步透露“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土地利用发展思路和五项要求,提出要节约与集约用地,促进各行业用地科学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背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宁土地供需缺口大
据了解,今年国家土地年度计划已落实给南宁市的指标为732公顷。这732公顷的土地属于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其中432公顷用于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另外300公顷土地用于南博会的配套设施和项目建设。
据悉,今年南宁全市提出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达7000多公顷,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大,出现土地供需紧张的状况。对此,南宁市提出“十一五”期间土地利用的总体目标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完善土地的市场配置机制,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新政
五项要求节约用地
在土地日上,南宁市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五项要求,初步勾勒出南宁未来土地利用的新政思路。
别墅用地进入“冰河期”
要求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
解读:南宁市将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对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分别实行禁止和限制用地,通过加强用地预审管理控制用地规模,尽量利用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业内人士预计,别墅等国家严格控制用地项目将进入“冰河期”。
优先“两区一园”用地
要求二:新增建设用地要集约利用。
解读:工业用地原则上优先安排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开发区和东盟经济园区等工业集中区,并对进入园区的项目设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等准入标准,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控制绿化率,推广多层标准厂房。
撤点并村,改造空心村
要求三: 严格控制城市、城镇用地规模。
解读: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是必然的,在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集约程度低的现状,南宁市将通过宅基地整理、空心村改造、撤点并村等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
启动二级“有形市场”
要求四: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
解读: 以前工业用地的流转并没有一个“有形市场”,其流转也很不规范,从今年开始,南宁市将逐步启动土地二级“有形市场”。主要体现在经营性基础设施要逐步采用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工业用地也逐步实行“招拍挂”的形式出让,以此进一步规范土地交易行为。
开发4.3万公顷宜耕土地
要求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用地效益。
解读:目前南宁约有4.3万公顷的宜耕未利用土地,市政府将加强土地开发力度,适度开发宜农土地的后备资源。全市还有中低产田面积26万公顷,通过改造宜耕土地可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首府的粮食安全。
■相关新闻
香港街近期公开挂牌出让
近日,南宁市土地供应市场不断传出好消息,南宁又将公开挂牌出让总面积约为73万平方米的4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香港街土地使用权的挂牌出让将在本月底或7月初正式启动。
在6月22日成功拍卖位于江南区的4宗土地后,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趁热打铁公开出让用地面积达568341.36平方米(折合852.47亩)的储备土地一宗。据悉,该地块位于南宁市区北面,北接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土地用途为居住用地,使用年限为70年,容积率≤0.8。
6月24日,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又对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范围内的3宗政府储备土地使用权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这3宗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1515.86平方米(折合17.27亩)、101967.82平方米(折合152.94亩)和46995.7平方米(折合70.49亩),主要用于餐饮旅馆业、商业和城镇单一住宅。
另外,对于促进南宁加快融入粤港澳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香港街项目的建设也在推进当中。目前,该项目土地使用权公开挂牌出让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