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疗卫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专家详解水果催熟 称乙烯利催熟香蕉对人体无害--中国图鉴
2011-05-06

  近日,关于香蕉[XiangJiao]等水果使用乙烯[YiXi]利催熟技术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人担心,食用乙烯[YiXi]利催熟的香蕉[XiangJiao]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此,记者专访了业内权威专家,国家香蕉[XiangJiao]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锡炎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研究院院长罗云波。 织梦好,好织梦

  焦点一:什么是乙烯[YiXi]利? dedecms.com

  【回应】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opyright dedecms

  张锡炎介绍,乙烯[YiXi]是植物代谢的天然产物,香蕉[XiangJiao]在采后成熟过程中自然产生大量的乙烯[YiXi]。香蕉[XiangJiao]、芒果、番茄等果蔬在后熟过程中本身会产生大量的乙烯[YiXi],加速果实成熟。民间将已成熟的香蕉[XiangJiao]或苹果与生香蕉[XiangJiao]放在一起,然后用薄膜包起来,过几天生香蕉[XiangJiao]就会成熟,其原理就是通过已成熟的果实释放乙烯[YiXi]来诱导香蕉[XiangJiao]成熟。 dedecms.com

  罗云波表示,乙烯[YiXi]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乙烯[YiXi]利由于能释放出天然植物激素乙烯[YiXi]而被广泛运用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 本文来自织梦

  焦点二:为何要催熟香蕉[XiangJiao]? 织梦好,好织梦

  【回应】由香蕉[XiangJiao]特性决定,多年来为世界广泛使用

织梦好,好织梦

  张锡炎告诉记者,水果可分为两类,一类在采收时就可食用,另一类采收后需要经过催熟才能食用。苹果和梨等水果采收后就可食用,而香蕉[XiangJiao]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采收后色香味尚未形成,必须经过催熟环节,各种营养物质才能充分转化,才能食用和上市,这是香蕉[XiangJiao]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dedecms.com

  乙烯[YiXi]或乙烯[YiXi]利催熟是香蕉[XiangJiao]上市前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是多年以来全世界香蕉[XiangJiao]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技术。由于乙烯[YiXi]是气体,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乙烯[YiXi]利的应用比较常见。

本文来自织梦

  焦点三:食用乙烯[YiXi]利催熟的水果有害吗? 织梦好,好织梦

  【回应】已有几十年安全历史,规范使用不会有害 织梦好,好织梦

  据介绍,乙烯[YiXi]的催熟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过程,这个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乙烯[YiXi]利作为已经长期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自诞生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安全使用历史,只要规范使用,就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copyright dedecms

  罗云波表示,我国在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3》中,对农作物表面乙烯[YiXi]利的最大残留量也做出了相关规定。该标准规定,在芒果等一些热带及亚热带水果中,乙烯[YiXi]利的最大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公斤。而目前用于香蕉[XiangJiao]等水果催熟的乙烯[YiXi]利的配制溶液浓度一般在30ppm(ppm表示一百万份重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左右,使用后因其在水果的表面迅速分解,释放出乙烯[YiXi],最终残留量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2毫克/公斤这个标准限量,加之香蕉[XiangJiao]食用需要剥皮,因此,即使通过乙烯[YiXi]利诱导促熟的香蕉[XiangJiao],食用也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相关链接
·云南加强疫苗监管 非电子监管疫苗一律不得销售--中图
·药价频降买不着降价药 专家称药品变脸方式太多--中图
·鸭肉多流向自助餐厅火锅店 冒充牛羊肉出售(图)--中国
·身患胆管结石 九旬老人执意手术只为天天吃肉--中图网
·广东省质监查获滥用添加剂20宗--中图网
·知情人爆料称酒店后厨添加剂“多如牛毛”--中图社
·职场新人措辞应慎用“您” 以防将领导“喊老”--中图
·患者全胃切除不知情 院方被判赔偿4.5万元--中图社
·最高人民检察院:七类食品安全渎职犯罪将重查--中图社
·深化医改的北京经验:针对“看病难”实招频出--中国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