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岭南写真:鼻吹唢呐的雷州汉子——中图社
2009-08-10

广东湛江雷州市唐家镇元奏村村民林妃来,常年用鼻吹唢呐,“签约”跟随当地雷剧团行走乡村,弹唱吹打与民同乐。 中新社发 陈昌波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社湛江四月十七日电 题:鼻吹唢呐的雷州汉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者 梁盛 陈昌波 李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真不敢相信雷州那汉子了得。只见他全身运运气,收腹,大口一张,眯着眼睛,十指翻动,就用鼻孔吹起了唢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叫林妃来,今年五十有余,广东湛江雷州市唐家镇元奏村村民,常年身携唢呐,“签约”跟随当地雷剧团行走乡村,弹唱吹打与民同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日,在某村戏台前,记者见到了憨厚的老林。临时搭建的简易棚下,围观的小孩可真不少。

tujian.org

  老林告诉记者,他家是“唢呐世家”,父亲现已八十多岁。他祖辈尽管低调,但以前农村文化生活较贫乏,听戏和听喇叭是农民难得的精神享受。只要遇上婚丧嫁娶,唢呐是他们生活里的灵魂,曾成就过骄傲的感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只要哪个村庄有红白喜事的,一定会招来临近村庄的乡亲去围观听喇叭。而在咱们的传统民俗中,喇叭虽好听,却进不得庭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十七岁那年,林妃来也操起喇叭来学吹。可是,在村里无事“闲吹”是绝对不允许的,比如养猪人家听到会认为六畜不旺,不吉利。他干脆不碰这个风俗忌讳,便偷偷跑到村后的山上,鼓起腮帮,发出喉咙的力量。慢慢地,他也破天荒地学会了鼻吹唢呐,“哼”起自己喜欢的曲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表示,熟能生巧,用鼻吹唢呐,感觉也不算辛苦。

tujian.org

  一九七八年,凭一嘴好唢呐,他参加湛江雷剧团第一次招考轻松过关,参加剧团乐队伴奏。此后,他一直与喇叭相伴行走“江湖”,却少见那拿手的鼻吹唢呐出场献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日,一应村民的催促和记者的请求,老林把喇叭哨子放到衣角擦拭,入嘴干吹几下。约摸三两分钟,觉得音调调整得差不多了,便小心翼翼地把唢呐哨子“塞”到左鼻孔上。他双手架住唢呐,手指灵巧地堵放洞眼,满脸兴奋通红,唢呐声神奇地响了起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末了,老林自豪地说:“戏曲《六国封相》的大开门、贺寿曲等都是经常吹的曲调,尤其《六国封相》时的迎接进行曲,持续达半个钟头,更考究熟练程度和换气,乐感强,跟着节奏就不容易走调。嘴巴能吹,鼻孔更没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林妃来在湛江市开发区新一代雷剧艺术团随团伴奏,是剧团锣鼓班的“核心人物”,常年奔走于雷州半岛乡间。完

     相关链接
    ·岭南写真:鼻吹唢呐的雷州汉子——中图社
    ·带有远古遗韵的“泥泥狗”(图)——中图社
    ·蒙古族说书老人状告社科院——中图社
    ·两岸雅士齐聚古刹灵隐 “禅·茶·乐”对话
    ·顾文霞与苏州刺绣的往事——中图社
    ·“黄飞鸿杯”南北狮王争霸赛将在广东南海举
    ·打腰鼓和扭秧歌将亮相美国独立日大游行——
    ·新疆“达瓦孜”传人张家界成功挑战极限坡度
    ·南宋御街将成中国一流创意文化商业特色街—
    ·《知己》生动演绎仕子情谊 ——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