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十不闲”范正安:一个人的皮影不孤单——中图社
2009-08-10

  在参加“齐鲁文化关东行”的艺术家中,范正安是最“忙”的一个:他表演的是泰山单人皮影,又叫“十不闲”——摆弄皮影人儿、唱词念曲、鼓乐伴奏……全由一人包揽,五官、四肢、头脑都不能闲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在十余天的“齐鲁文化关东行”活动中,范正安表演的泰山皮影《石敢当除狼妖》让观众领略到“天下一绝”的独特风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皮影在我眼里就是真人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次演出前,范正安都要拎着一个大提箱,提前到舞台上装“架子”,也就是演出台子——一个铁架子撑起的约两米见方的银幕。他说:“这箱子里边装着十几口子人呢。这些皮影人儿时时跟着我,在我眼里,它们都是真人,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5岁的范正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泰山皮影这门民间艺术目前的唯一传人。和其他地方的皮影不同的是,泰山皮影是“单人皮影”,整台演出都是独立完成。“台前台后都是‘单打独斗’,会不会感到孤单?”记者问。“说内心话,有那么多观众喜欢我的皮影,我特别高兴,从来没有感到孤单。”范正安用他洪亮的声音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结缘皮影50年温总理看过我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范正安结缘皮影,算起来50来年了。10岁那年,皮影艺人刘玉峰的“影挑子”来到范正安的家乡演出,把他给震了:还有这么好玩的戏呀,就一个人、一副挑子、一个“架子”,竟然把那么多的故事演得活灵活现!从那时起,他就迷上了皮影,几年后,正式拜刘玉峰为师,成为“单人皮影”的传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65年,范正安应征入伍,不料退伍后,他以前所在的泰安县曲艺队解散了,为了养家,他无奈之下当了食品公司的驾驶员。不过,对于皮影,他仍念念不忘。50多岁时,他对传统的“单人皮影”演出方式进行了改造——将手击鼓乐改为用脚伴奏,增加了一门绝活。“这样一来,操弄皮影、唱词念曲、伴奏可以同步进行,表演情绪、现场气氛再也不会因伴奏而中断,戏的完整性和演出效果达到了新的境界。” tujian.or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改变,泰山皮影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曾一度被冷落,观众稀少,范正安的绝技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2006年,泰山皮影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积极资助和扶持,为范正安创造了许多演出机会,他感到特别欣慰。“温总理也看过我的表演,给予很高评价,给了我很多鼓励。政府这么关心和重视民间文化,我看到了希望!”范正安激动地说,“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我切身体会到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盛世。我师父他们演得很好,但没有赶上这个好形势,我赶上了。如果国家对民间艺术不重视,我们这代艺人还会和从前一样,一辈子默默无闻,更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着手整理百余个皮影戏本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范正安表示,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不能光依赖政府,艺人自己也应该有所作为。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他正着手整理多达100余集的古今皮影戏本,“过去皮影演出都没戏本,全都是口头传,我要是再不整理下来,一些老戏就失传了。”每年,他还要推出几出新戏,吸收当今流行语言,以适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民间艺术也得跟上形势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皮影戏大都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故事,让老百姓在快乐中体会咱们中国人的是非善恶观念和最朴素的感情,这也是我特别热爱皮影的原因。”范正安说,“干了一辈子皮影,感情越来越深了,现在我演皮影的劲头越来越强了。”

tujian.org

  在东北三省的演出中,很多观众请范正安签名,他总是一笔一画地写下“泰安皮影,范正安”,写完还总是说,“我没文化,没上几年学,字写不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什么是文化?范正安并不擅长用理论去概括。他用身心来体会,以一生来演绎泰山皮影这门民间艺术的精髓与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霍晓蕙

    上一篇:河南发现民间泥彩塑 ——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河南发现民间泥彩塑 ——中图社
    ·“十不闲”范正安:一个人的皮影不孤单——
    ·广东东莞寮步重续莞香文化 打造“现代香都
    ·中国婚博会在京举行 汉式婚礼走向国际舞台
    ·世界“魔头”齐聚要给京城观众“好看”——
    ·民间相声抢占梅龙镇时尚地段——中图社
    ·湖南益阳将举行黑茶文化节 羽球冠军将现场
    ·刘长声李金鹏同场收高徒 ——中图社
    ·李金斗盛赞盐城方言快板——中图社
    ·濒临失传江安百竹海花号拟申报非遗 ——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