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体育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老"多巴人"讲述不为人知的"世界冠军摇篮"故事——中图社
2009-08-20

  中新网多巴8月7日电 题:老“多巴人”讲述不为人知的“世界冠军摇篮”故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素有“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自1982年建成以来,基地培养了包括陈跃玲、王军霞、王丽萍、邢慧娜等众多世界冠军。有统计数据称,在多巴训练过的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近50个冠军,27人56次平、破世界纪录以及亚洲纪录。究竟是什么赋予了这块高原土地如此的魔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基地落城后就在此工作的马吉良副主任,在回忆当年创业的艰辛时不禁感慨万千。基地的前身,是作为大后方建设的一家兵工厂,该厂在七十年代初停建,此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82年,化拨给原址不佳的原青海省体委,由体工二大队入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巴基地的雏形远不如今天这般规模。最早的基地,仅包括射击馆等几个场馆和简易的跑道,当时条件的简陋,远远出乎人们意料:训练场馆均改建自当时的厂房,更有甚者,射击馆就是一个搭成的简易棚。最初的“多巴人”们,就在这所被人笑称“马棚”的训练馆中挥洒自己的青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的多巴基地餐厅,还保留着当年车间的原貌——典型的苏式厂房建筑风格。站在它的面前,可以体会到当年基地影子的一瞥,和老“多巴人”的创业艰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巴基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体工队基地,到蜚声海内外的冠军摇篮,“马家军”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ujian.org

  八十年代末期,一个偶然的机会,马俊仁带领麾下的队伍入驻基地训练,在此之前,基地接待的运动队仅限于青海省内。随后,王军霞一战成名,多巴基地也开始逐渐被世人所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副主任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马家军”在基地里训练的场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俊仁带队员很严格,队员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马俊仁督促她们训练,近乎严厉,”马吉良回忆道,“不准化妆、不准吃零食、不准听收音机……”当时的训练条件异常艰苦,队员们住在土木结构的平房,破旧不堪。“房内只能放下两张床,洗澡就必须去公共澡堂,”马吉良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多巴基地的名声鹊起,越来越多的教练带领运动队入驻基地开展高原训练。王魁、毛德镇、王德显……都成为基地的座上客,其中也包括刚刚从罗马载誉而归的中国游泳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申奥成功后,多巴基地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了给中国运动员备战创造条件,03年4月,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青海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改扩建。由国家投资8000万,青海省投资2000万,贡筹资一个亿,用于田径馆、射击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科研康复中心及运动员公寓、园林等建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多巴人27年的不懈努力,多巴基地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符合国际多种体育项目比赛要求的一流高原综合体育训练基地。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基地大道上,远处训练场中小选手们正在投入的训练,从他们奔跑的身影中,仿佛看到了新的王军霞、邢慧娜、刘子歌们,正在为自己的奥运金牌梦想挥汗如雨,奋力拼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老"多巴人"讲述不为人知的"世界冠军摇篮
    ·中国泳军盛赞多巴高原训练:世锦赛夺金功不
    ·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比赛开锣 巴西轻取泰
    ·全国象棋少年赛第六日:梁妍婷邓茜文提前夺
    ·亚锦赛中国男篮胜哈萨克斯坦 确定小组出线
    ·中国女排期待在澳门完胜巴西队——中图社
    ·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中国险胜波兰——中
    ·美国转播商抛弃火箭 无姚无麦无看点——中
    ·围棋协会会长:若围棋全球普及中国文化就深
    ·8月7日至9日奥体中心场馆免费开放3天——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