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农民的粗糙大手捧起了一捧细小的种子。别看这些小不点,它们可有大来头。它们是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的“奥运种子”,专门为供应世博而来。昨天,这些种子被埋入泥土中,在未来的日子里发芽生长,一个多月后,长成后将被端上世博餐桌。
在2005年,也有一双农民的粗糙大手捧起了一捧细小的种子。5年后,他收获了一个巨大的蔬菜产业。这是一个在上海滩种菜的磐安农民,叫陈春民。1993年,19岁的陈春民从磐安大山里走出,两手空空来到大上海闯荡,他把家乡的香菇运到上海销售;2003年,开始做蔬菜配送;2005年,建立了一个850亩的蔬菜基地。到如今,他创办的上海弘阳农产品公司已经成为乐购超市的自有品牌基地、家乐福超市的蔬菜订单基地。“HYAP”蔬菜和来自磐安等地的“山外山”菌菇系列,已遍布华东地区的各个大型超市。2009年,公司销售额达到一个多亿。而今,它又多了一张名片:世博蔬菜重点生产基地。
“奥运种子”就种在陈春民位于上海青浦的蔬菜基地里。这批种子共10种,以生菜为主,主要供应给爱吃生菜的外国游客。“过几天,我们将参与世博演练。以第一天20万人次、第二天40万人次、第三天60万人次的规模计算,我们将供应相应份额的蔬菜。”弘阳公司负责蔬菜基地管理的张陈文告诉记者,他也是一名磐安人。该公司的世博蔬菜基地有1270亩,每天专供世博20吨蔬菜,都是绿叶蔬菜。公司主要负责采收与粗加工,然后根据订单配送到统一地点,进行清洗、切割、杀菌后,再一一送上世博餐桌。另外,借世博东风,供应上海市场的蔬菜数量也有很大增加,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每年有100吨蔬菜销往上海,世博会期间将达到每天150吨。
世博蔬菜有什么特别要求吗?“比无公害蔬菜的标准还要高。而且,必须保证检测100%合格。”张陈文话锋一转:“其他方面,我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在各个环节,我们现在做的都已经达到高标准了。”也正是这个高标准,使弘阳公司顺利成为世博蔬菜的重要生产基地。“每个大棚都有责任人。每一棵菜都有田间档案,每一棵菜都能追溯到源头和责任人。而且,根据上海市农委的规定,农事记录每天都要上传到网络。蔬菜采收后,进入加工车间之前,每个批次都要进行检测 。配送之前还要进行抽检。”除此之外,从去年开始,弘阳公司蔬菜种植和生产的质量管理又上了一个台阶:2009年6月,该公司通过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11月,通过GAP良好农业规范一级认证。2009年,公司产品被评为“上海名牌”。世博会后,陈春民把目光瞄向了更远:开设“创果”精品果蔬连锁超市、打造“创果”电子商务。并且,他还要在现实中拷贝网络上流行的开心农场,让人们在真真实实的农场里享受种植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