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食品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媒体评论:食品安全是“重罚之下 才有安全”
2009-07-28

  今日起,《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根据新法规,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有关人士还表示,赔偿标准大大提高,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法》的处罚标准确有提高,罚款上限从5万元提高到目前的10万元,从违法所得的5倍提高到货值金额的10倍,这也是新法的最大亮点。理论上来讲,赔偿标准的提高确实“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可即便按其最高标准,10万元的罚款能“震慑”到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三鹿集团年产值上百亿元,10万元的罚款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又何谈“震慑”?再说这货值金额2~10倍的处罚标准,众所周知,食品消费多是小宗消费,货值鲜能成千上万,即便是“10倍赔偿”,才有多少钱?况且,这还得建立在消费者能顺利维权的前提下。可如今,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有目共睹,在博弈力量悬殊之下,消费者维权无异于“蚍蜉撼树”。违法了不见得会被发现,消费者发现了也未必能维权成功,即便维权成功了,“10倍赔偿”对企业商家而言也不过是毛毛雨。“看上去很重”的“10倍赔偿”不过是隔靴搔痒,既不“伤筋”,也没“动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再看看人家国外,德国亨特格尔公司曾被查出其孕产妇奶粉和婴儿豆粉中有“坂歧氏肠杆菌”,结果向消费者支付高达1000万欧元的赔偿金。在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对食品企业而言也极具威慑力。可我们的“10倍赔偿”,形重实轻,能“震慑”谁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企业和经销商造假也好,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也罢,无非为了追逐利润,如果我们的法规体系健全,对食品违法处以重罚,尤其是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当铤而走险获得的利润不及惩罚性赔偿的时候,企业商家自然会衡量得失,不再冒险。

tujian.org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于食品安全而言,就是“重罚之下,才有安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酒类行业:洗牌加速强者愈强
    ·济南菜价节前“跳水”
    ·商务部数据: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回落
    ·国家工商总局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
    ·全国食品业援川签约15项目
    ·多少食品加了香精
    ·四川鲜猪肉批发价比省外略高
    ·武汉市场菜价跌声一片
    ·上周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
    ·惠州检疫人员对出口的食品进行抽查监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