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根据新法规: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都将不能用、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检、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省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新法将赔偿标准大大提高,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5月31日《长江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出问题的看,其中有一点最为深刻,那就是食品免检制,食品免检使一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发现,以至问题由小成大,危害极大。《食品安全法》规定任何食品不得实施免检,有利于打破食品检验“一劳永逸”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往能获得免检的食品,可以说都是经过了有关部门长期严格的检验,是信得过的安全食品,但任何商品都不可能一尘不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需经历无数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将前功尽弃,尤其是一些人为的造假的本领不断的提升,到了防不胜防的程度,一些商家就是想提防,想拒绝,单靠自身的力量,也不是一件易事。再则,食品的指标也不是从一而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食品也有相应的要求,更加注重食品的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免检制特定的时期,在一定的范围起过积极的效用,它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且极大的提升品牌地位。但必须看到它的缺陷不可低估,一些企业获得食品免检后,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凭得是自觉,凭着良心办事,由此难免产生懒惰,严查没有那么细心,把关没有那么严格,难免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此时的食品免检制就不免变味跑调,成了另类通行证。从这一角度说,免检企业一旦出现伪劣商品比非免检商品更为有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定任何食品不得实施免检,无疑从法律上为食品安全设置了一道有力的“防火墙”。但是“防火墙”能否进行适时的监控,能否把病毒斩尽杀绝,还得靠人。现实中食品监督部门对街上的小商小摊、小磨坊、地下工厂管得紧,监督的严,当然这非常有必要,可是对大厂家、品牌响当当的商家却并不经意,即使检查也是走马观花走过场。因此,任何食品不得实施免检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就是要一视同仁,统一标准,不管是大厂家,小厂家,不论是名牌还是杂牌,都得严查细管,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定任何食品不得实施免检,重要的是消除以往名家,名牌的惯性思维,只认质量,不认牌,以质取胜,确保食品的安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