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食品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关注食品安全法实施:别被“保健食品”忽悠了
2009-07-28


新华网昆明6月2日专电(记者关桂峰)保健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生活。然而,一些不法保健食品推销商抓住了人们求健康的心理,炮制出“保健食品功能强、无副作用”“可以当药吃、效果神奇”等噱头,使许多消费者蒙受损失,甚至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保健品化妆品监督管理处处长皇甫晋玲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不可乱吃,即便要吃,也要根据自身机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选用,以免花冤枉钱做冤枉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一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皇甫晋玲介绍,保健食品按功能可分为人体机理调节型、延年益寿型、减肥型、辅助治疗型等。一些不法商家采取的促销手段中,最常见的是免费陷阱。主要是进行免费诊断,只进行简单的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检查;让消费者免费试用,有的出于人情就购买了产品;有的组织老人免费游玩,提供免费用餐、专车接送等;还有的推销商雇托宣传,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写感谢信,现身说疗效等,欺骗消费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合理膳食已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不需要再吃各种保健食品。”皇甫晋玲还建议,消费者应该先到医院诊断,根据医生指导合理服用与自己身体状况相适宜的保健食品,这样才不会延误病情。 tujian.org



     相关链接
    ·酒类行业:洗牌加速强者愈强
    ·济南菜价节前“跳水”
    ·商务部数据: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回落
    ·国家工商总局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
    ·全国食品业援川签约15项目
    ·多少食品加了香精
    ·四川鲜猪肉批发价比省外略高
    ·武汉市场菜价跌声一片
    ·上周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
    ·惠州检疫人员对出口的食品进行抽查监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