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食品安全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从部委层面看,与食品安全监督有关的基本为部级单位,成立一个更高级别的单位进行协调,可以很好地防止发生安全事件后互相‘扯皮’的现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 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6月1日,我国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从部委层面看,与食品安全监督有关的基本为部级单位,成立一个更高级别的单位进行协调,可以很好地防止发生安全事件后互相‘扯皮’的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这部已出台4个月、本月开始施行的法律,将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开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八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 tujian.org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的食品安全法在‘第一章总则’中,对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把各部委的分工进行了界定,并提出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来进行总体的协调。除此之外,还对县级以上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媒体的监督等进行了更明确的说明。”郑教授介绍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有多年食品安全工作经验,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有着丰富食品安全经验的老江湖”,他对《食品安全法》的解析颇具专业性和权威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解决了吃饱问题后,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我从那时开始介入食品安全领域,早期研究粮食安全问题,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郑风田教授可谓最早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专业人士。不久前,他承担了“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在中国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其他相关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法》最大的亮点就是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郑风田接受采访时强调说,“业内有句行话‘八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很形象地体现了食品安全领域‘管理打架’的问题。职能交叉、多头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的现象大量存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多部门展开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常出现涉及机构过多,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郑风田认为,“由于缺乏协调机构,有好处各部门‘邀功请赏’,出了事情又推脱责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从部委层次来讲,与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的都是部级单位,身份是平级的。在中国目前的行政层级中,很难实现平级单位去协调另一单位的事情。成立一个更高级别的委员会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郑风田强调,早在1999年他曾提议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因为当时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部门有十几个,部门间协调很困难。” tujian.org
“食品安全委员是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比卫生部高半级。”虽然,食品安全委员会才刚出现雏形,真正的成立尚需时日,但据郑风田预测,该委员会将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牵头,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体的协调和指导,旨在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消弭监管空隙。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际上,2007年国务院曾经成立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当时主管卫生的副总理任组长,秘书处设在质检总局。“由于三鹿事件,质检部门的免检规定引来质疑,食品安全工作改由卫生部门来协调掌控。”郑风田认为,“这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设立一个常设机构,在协调各部门时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tujian.org
1 2 1 2 尚需众多专业人士保障食品安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门将成为负责食品安全的主导力量。”郑风田认为,“但是,卫生部门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人力资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由卫生部门来承担食品安全总体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标准制定、信息公布等,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的信息,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农业部继续监管农产品安全,但在质量安全标准、信息发布等方面要听卫生部的统一协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监管部门的数量看,过去多时涉及部门达到20~30多个,相当复杂。这次进行了很大的简化,主要包括四个部委。在去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已进行了相关的规定,这次又写到法律里面,卫生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龙头,过去群龙无首、群雄争霸的局面将得到改善。”郑风田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郑风田教授多年和食品安全问题打交道,熟悉卫生部门内部的运作模式,因此他担忧:“卫生部门目前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现在突然承担这样的重任,能否快速增补这方面的人员并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是未来我国食品安全能否搞好的重要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门拥有太多有医生背景的人员,但是过去卫生部门只管餐饮卫生,人力资源单一,虽然食药局也划归卫生部来管,但是实际工作的重心只在药,食品安全方面的人力也极缺乏。”郑风田表示,除了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卫生部门还需要保证以前涉及到食品安全领域的部门,包括质监部门、工商部门等要保持以往的积极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前,质监部门承担了食品安全检查的重任。“通过过去多年打交道的经验,质监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拥有最专业的队伍。此外工商部门也曾有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工作。” 郑风田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靠政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食品安全的监控涉及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加工、储存和分销等中间环节。”郑风田认为,“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也需要食品产业链各方,如政府、农户、涉农类食品加工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与相关科研机构等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调,才能保障我国整体的食品安全。” tujian.org
郑风田认为,食品安全产业链各方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以科学为基础,通过各方的不断反馈循环和持续学习来提升系统的整体应变能力。该系统还应该具有在危机时刻进行快速反应与协调的能力,整个系统应该以事前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监督为主。为了保障系统各项职能的有效实施,该保障体系还应该有充分的资金、发达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记者 曾静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