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食品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施恩事件”一波三折思考 还有多少“假洋鬼子”(2)
2009-07-28
1 2

  “100%进口奶源”的“点面”功效

  其实,隐瞒真实身份只是此次施恩被公众广泛指责的一个因素,该公司号称的“100%进口奶源”也被指夸大或虚假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施恩在公司官方网站明确表示:“作为施恩的股东之一,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授权施恩在内地使用‘施恩’商标。”就因为施恩的外资背景,消费者对其所宣传的“100%进口奶源”深信不疑。但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打破了国内乳业的平静,使施恩“100%进口奶源”受到质疑。在国家质检总局去年9月中旬公布的添加三聚氰胺“黑榜”中,施恩和雅士利榜上有名。消费者不禁要问:“难道‘100%进口奶源’也含三聚氰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王丁棉表示:“由于和雅士利存在微妙的关系,施恩宣称的‘100%进口奶源’一部分来自雅士利在山西和黑龙江的奶源基地,一部分来自新西兰,并非全部进口奶源,而加工和配方也是在雅士利的山西工厂完成的。”施恩和山西雅士利签订了委托加工合同,进口奶粉在山西混成基粉运回施恩添加DHA等营养物质后包装上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件发生数日后,施恩终于表态。该公司出具奶源进口单据称,为了控制产品质量,“三聚氰胺”事件后,公司决定停止使用国产奶源(即鲜牛奶),全部使用进口奶粉取代。2009年1月始,施恩全部采用新西兰、澳大利亚的100%进口奶源制作奶粉,并启用“100%进口奶源”的新包装及宣传。“‘三聚氰胺’事件后,的确有部分企业因害怕奶源再出差错而改用进口奶粉。现在国际奶粉价格很便宜,使用进口奶源很划算。”昨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牟静君表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也有消费者认为,宣传“100%进口奶源”本身就是对消费者的误导。施恩案原告表示,施恩婴儿奶粉外包装的显著位置上均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底色的标志,并标明“100%进口奶源”,正是看中施恩婴儿奶粉宣传的“美国品牌”和“100%进口奶源”才放心购买的。尽管市场上销售的施恩奶粉并非全部标有“100%进口奶源”的字样,但其产品包装与标有“100%进口奶源”的产品很类似,容易误导普通消费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种以偏概全式的误导在生活中很普遍。“一家奶粉企业的确进口过海外奶粉,由于该企业生产的奶粉系列太多,对某个系列或某款奶粉宣传‘来自海外优质奶源’时,消费者往往误认为其整个品牌的奶源都来自海外。”王丁棉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谎言几十亿”的法律缺失

tujian.org

  “(冒充洋品牌)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留意很久了,但涉及的部门太多,奶粉属于快消品,很难监测。”昨日,牟静君向记者表示。她强调,行业协会非常重视虚假宣传等现象,且在行业自律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杜绝夸大、虚假宣传。协会将在8月份年会上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对离岸公司或类似空壳公司的主要监管机构有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商务部等部门均有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有很多薄弱之处,尤其是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管理协调的审批备案还有漏洞。”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律师于国强如是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国强说,一般发现企业使用这种手法欺骗或误导消费者,是需要承担多种法律责任的。如果该企业对于业内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已造成损害,或对正常的经营秩序造成影响,有关部门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可依据《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如果该企业打着“外国公司”的幌子对企业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又或因该产品的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损害,那么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追究该企业的相关法律责任。同时企业在宣传的过程中如违反我国《广告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及利害关系方也可以依据《广告法》主张其的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所谓一个谎言可以赚几十亿,却没有合适的法律可以对其有效监管。”陈渝表示,“现在的奶粉已经都有原产地标注,可有的果汁就没有。国家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于国强表示,除了政策缺失、监管乏力外,“穿马甲”现象愈演愈烈也与国人盲目崇拜洋品牌有关。正是我们对洋品牌的过分迷信才导致不断有人炮制“假洋鬼子”欺骗国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类施恩现象何止食品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目前不光是在乳品行业内存在这样的现象,像化妆品、服装、体育用品、家装建材等行业也都大量充斥着这样的现象,像此前曝出的“欧典地板”、“加州牛肉面大王”、“丸美化妆品”、“慕思·凯奇床具”等便是典型的穿“洋马甲”者。 tujian.org

  据了解,冒充洋品牌现象在婴幼儿产品方面相当普遍,除了奶粉,还有婴幼儿辅食、鱼肝油等产品。“打着属于‘澳洲’、‘新西兰’等品牌的公司可以说80%是空壳公司。即由华人在澳洲、新西兰等地注册公司和品牌,再将品牌进行授权。”一食品业内人士透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热衷做假洋鬼子,并非中国独有现象。”陈渝强调。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国外品牌也在大量采用我国的工艺和技术,产品从根本上已没太多区别,只要产品本身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就没必要苛求是否为国外品牌。当然,仅靠消费者来辨别“假洋鬼子”的真伪还远远不够。“我建议,政府机关及各行各业的行业组织等能不能借施恩事件,规范一下混乱的‘假洋品牌’市场?在法律、制度上进行完善。”(记者 李薇 王晓玥/文 王晓莹/漫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2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施恩奶粉涉嫌虚假宣传及冒充洋奶粉事件昨日告一段落。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恩”)董事长张利钿终于公开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如同广东省奶协前任理事长王丁棉此前指出的那样,施恩的奶源并非其宣传的“100%进口奶源”。施恩是雅士利在美国注册的子公司,是一个“假洋鬼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施恩事件勾起了消费者对欧典地板的回忆,那么,现在还有多少“施恩”一样的假洋鬼子品牌逍遥在中国市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波三折的施恩事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底,北京消费者郭利向媒体爆料称,生产日期为2008年3月17日的一款施恩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值的100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后,广东省奶协前任理事长王丁棉爆料,施恩的奶源并非其宣传的“100%进口奶源”。施恩品牌部负责人杨万洲近日公开承认,施恩奶粉的部分奶源来自广东雅士利公司的山西奶源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公众广泛质疑的外资公司身份以及“美国施恩”没在美国销售一事,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钿昨日公开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至此,施恩的假洋鬼子身份得到施恩方面的正式确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施恩”何以爱当假洋鬼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了解施恩是否是外资企业,与雅士利到底存在什么关系,首先要从施恩奶粉的制造商施恩公司的股权结构说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资料显示,施恩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金1.55亿元,法定代表人张利钿,股东分别为雅士利集团公司、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施恩营养品国际(新加坡)公司,商标持有人为“美国施恩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雅士利的法定代表人为张利桐,与施恩法定代表人张利钿是兄弟关系。至此,施恩的真实身份逐一露出水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施恩案的代理律师彭剑向记者表示,根据方舟子协助他们追查到的记录显示,施恩所称的商标持有人美国施恩由华人“FRANKLIN”于2007年5月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注册登记成立,该公司所在地为一个普通的私人住宅,同时这一品牌的产品根本没在美国进行过销售,并因违反税法拥有不良记录。 tujian.org

  王丁棉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国内很多行业都存在类似现象:为了区分市场定位及迎合消费者信赖外资品牌的消费习惯,一个公司旗下常拥有两个甚至多个品牌,其中某个品牌在海外注册,但这些海外注册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空壳’,就是常说的‘左手倒右手’。”当记者询问在乳制品行业还存在哪些类似公司时,王丁棉表示:“自曝光施恩以来,我面临了来自各方的太大压力,我现在不能说,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后,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国内对外资投资有着许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了争取这些优惠政策,国内很多拥有其他国籍的企业家或商人,在他国注册公司,并以这些公司的名义在国内投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王丁棉有自己的理解:“中国乳业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想通过‘洋品牌’武装自己,这些企业抓住了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对企业来说,这样做也是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如市场发展不好,撤离的、牺牲的仅是‘洋品牌’一个品牌,而非整个公司。”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表示,乳品企业这么做存在很大风险。“消费者可能一时发现不了企业的真实身份,但不会永远不知道,企业老老实实做事才是发展之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2
     相关链接
    ·酒类行业:洗牌加速强者愈强
    ·济南菜价节前“跳水”
    ·商务部数据: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回落
    ·国家工商总局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
    ·全国食品业援川签约15项目
    ·多少食品加了香精
    ·四川鲜猪肉批发价比省外略高
    ·武汉市场菜价跌声一片
    ·上周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
    ·惠州检疫人员对出口的食品进行抽查监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