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食品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一赔十”遭遇现实尴尬
2009-07-28

  《食品安全法》规定,商家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据此要求获得食品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但如何证明商家“明知”成了消费者维权中的一个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赔十”的规定来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该法第96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获赔的要件是:一、食品本身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二、销售者明知故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过去退一赔一,到现在退一赔十。“十倍索赔”能否畅通执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要实现“一赔十”的索赔在现实中存在一定困难,其中最难取证的就是如何证明商家在销售问题食品的过程中是否“明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行后,多位市民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买到变馊粽子要求十倍赔偿被拒绝  

tujian.org

  6月l8日傍晚,市民林先生在一家超市购买了两个粽子。次日早上,他发现粽子已经馊了。林先生发现粽子的生产日期为2009年6月l5日,保质期为2009年7月l5日。林先生认为超市应该按照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明知商品变质而进行销售所需承担的“十倍赔偿”责任,给予他应得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超市却拒绝了林先生的赔偿要求。超市方面认为,林先生所买的粽子是真空包装的,在销售时他们并不知道粽子变质了,并不是“有意”,因此不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十倍赔偿”责任,最多只能按照《消法》第49条规定给林先生“退一赔一”。对此,林先生认为难以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了解到,自6月1日以来,桂林市、县消委会及工商局所接到的10多件食品投诉中,多名消费者的十倍赔偿要求被商家拒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认定商家是否“明知”有难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林先生购买的真空包装的粽子变质问题,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分析说,就真空包装的食品而言,如果没有超过保质期,超市方面确实无法从外表上直观分析其是否变质,因此难以判断商家是否在“明知”粽子有问题的情况下还进行销售。因此林先生“十倍赔偿”的要求难以得到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该人士表示,林先生等人的遭遇其实正是《食品安全法》第96条实施中的一个尴尬,即难以判断出现问题的食品是否是在商家“明知”的前提下销售出去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问题食品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同样在有效保质期内的食品,因储存、搬迁、包装上的不当原因也会发生变质。拿林先生的案例来说,真空包装粽子变馊,有可能是厂家的产品不合格,也有可能是合格的粽子运到超市后,由于超市储存方式不当造成的,同时也不能排除是林先生回家的途中因为某些原因在高温场所逗留了一段时间等因素导致。“问题食品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在某些情况下,生产经营者不知道自己销售的食品是否有问题是有可能的。比如包装食品的包装是好的,没有过保质期,生产经营者是很难分辨出好坏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食品安全法》实施时间较短,又缺乏实践案例,目前相关部门没有对《食品安全法》的条款做出细则解释,因此,消费者想获得“十倍赔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些消费者表示,要取得商家“明知”食品变质而销售的证据,这样的举证是有难度的。而且,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必须先独立承担取证所需费用。拿林先生的案例来说,一个粽子两块钱,即便获得十倍赔偿也不过是20多元,而在取证过程中所花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可能会很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食品安全法》中关于十倍赔偿的规定,市消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估计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就这方面提出维权诉求,这将是今后消费维权中的一个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争取获得十倍赔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么在何种情况下,消费者才能明确地争取自己应得的十倍赔偿呢?市工商部门有关人士和律师都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消费者在要求商家十倍赔偿之前,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所购买的食品是否已经造成自己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损害,二是经营者是否存在‘明知’的过错。”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指出,商家的“明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食品经营者引进无证照的小作坊生产的食品;二是从感官上可以判断食品已经变质却不下柜;三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仍然销售。只要消费者有购买行为之后,发现商家以上任何一种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人身伤害或是财产损伤都能要求商家履行“十倍赔偿”的责任。此种情况下,工商部门对消费者的要求不仅予以支持,并且还将对商家进行严肃处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伏波律师事务所田应武律师说,商家“明知”的一个显著的参照物是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外包装是否有较大破损。基本上符合这两个因素的,就可断定商家是在“明知”的情况下销售问题食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应以商家是否“明知”作为十倍赔偿的法律要件。无论消费者身体是否造成危害,只要问题食品销售出去了,厂家和商家都应该进行十倍赔偿,因为问题食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潜在的隐患。“只有不断地提高厂家和商家的违法成本,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该人士认为,在十倍赔偿中,厂家和商家所承担的赔偿比例,应该有相应细则出台进行补充。(记者 韦鸣飞 通讯员 胡思进 徐惠敏) tujian.org



     相关链接
    ·酒类行业:洗牌加速强者愈强
    ·济南菜价节前“跳水”
    ·商务部数据: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回落
    ·国家工商总局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
    ·全国食品业援川签约15项目
    ·多少食品加了香精
    ·四川鲜猪肉批发价比省外略高
    ·武汉市场菜价跌声一片
    ·上周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
    ·惠州检疫人员对出口的食品进行抽查监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