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食品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辐照食品不标注成潜规则 涉及统一康师傅等品牌
2009-07-28

经过放射线照射(简称辐照)的方便面产品,为何包装上不按规定作出辐照标注?在本报记者连日来多次追问下,迟迟未正面回应事件的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最终在昨晚向本报发来书面回应,表示会完善改进。不过,回应中仍然存在不少疑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辐照食品“安全”,等于食品包装合法合规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统一昨晚发出的回应称,该公司所有方便面生产公司所使用粉包、菜包、酱包均为自己公司生产,未进行外购,“整个生产工艺中从未采用辐照杀菌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控制……但供应商可能有某些批次进行辐照处理,不过生产的产品是安全的”。统一方面也承认,目前该公司暂时未进行非常规项目幅照残留的检测,但“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验收”。然而,回应中并未明确“供应商”是指什么产品的供应商。 tujian.org

康师傅方面的回应则包括三点:康师傅方便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未采用辐照方式处理;透过此次媒体的报道,知悉对于使用经过辐照处理的原料也要进行标识,为此,康师傅将在近期了解现状后完善包装标识;同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比照取消免检之模式给相关行业订定标识的时间,完善此项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使辐照食品是安全的,也不能改变企业没有依法标注的事实。”对此,知名职业打假人刘殿林认为,虽然国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食品采用辐照技术,但并不等于可以不加标识。“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现在没发现问题,但谁敢保证将来一定不会有问题?”刘殿林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和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严格要求对辐照食品作出标识,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材料辐照,难道不等于产品辐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对于康师傅回应中所称“透过此次媒体的报道,知悉对于使用经过辐照处理的原料也要进行标识,将在近期了解现状后完善包装标识”的说法,同然让人感到困惑。难道原料经过辐照不等于产品经过辐照?其所谓的原料是否就是指方便面附带的调味料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家乐认为,只要方便面在销售过程中同时提供了调味料包,调料包就不能说是产品原料,而是属于方便面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规定的内容对整个产品都适用。记者也留意到,《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第5.1.9.1.2明确规定,“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标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满足消费者知情权,为何还要等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就康师傅方面称,“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比照取消免检之模式给相关行业订定标识的时间,完善此项管理规范”,刘殿林也提出了质疑。他指出,不管是1996年颁发的《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还是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都早已明确规定辐照食品要在包装上进行标识,又何来重新“订定标识的时间”?莫非此前的法规只是一纸空文?黄家乐律师也指出,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之后,除非是制定法律法规的部门对法规又有了新的解释或补充,否则一直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辐照的食品远远不止方便面调味料包。”刘殿林告诉记者,他为了调查市场上“隐形”辐照食品的情况,曾经走访国内多个城市的辐照技术中心。除了大量调味料包之外,还发现过食用油和罐头等食品。他指出,“辐照食品在国内市场‘隐形’是行业潜规则。”(黄海云 潘燕华 蔡妙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酒类行业:洗牌加速强者愈强
    ·济南菜价节前“跳水”
    ·商务部数据: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回落
    ·国家工商总局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
    ·全国食品业援川签约15项目
    ·多少食品加了香精
    ·四川鲜猪肉批发价比省外略高
    ·武汉市场菜价跌声一片
    ·上周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回落
    ·惠州检疫人员对出口的食品进行抽查监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