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公斤首破4元 东北大米一米独涨 |
2009-05-05 |
|
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东北大米售价却悄然走高。昨日,记者从市物价局价格监测处了解到,今年开年以来东北大米价格节节攀升,最近30日,全市东北大米零售价已经达到每公斤4.02元,首次突破4元大关。本地米价格则相对平稳,批发价还略有下跌。
调查
东北米首破4元
“这是我们电脑里记录的最高价格”,昨日,市物价局监测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市物价局的价格信息库显示,今年4月我市东北大米的全市零售均价为4.02元/公斤,比今年3月份涨了8分钱,涨幅为2.03%,每公斤首次突破了4元大关。记者随后在主城区各大超市了解到,今年以来东北大米售价开始逐步走高,去年年底东北大米的零售价大致在3.2元/公斤左右,现在大多在3.6~4元/公斤左右,但是在好几个超市记者都没有看到零售价超过4元的东北米。市物价局相关人士解释,物价局的数据是整个大重庆范围内的平均零售价。
该人士透露,一直以来市物价局都针对东北大米和本地(石柱)米的每日价格进行了检测,还是首次达到4.02元这么高的售价。“史上最高纪录也是2008年初,粮油价格飞涨的时候达到过3.98元,但都没有超过4元”。
“东北大米确实涨了”,随后记者从盘溪农产品批发市场得到了证实。据了解,盘溪批发市场昨日东北大米的批发价为3.4/公斤,而上个月这个品种东北大米价格则为3.22元/公斤,足足涨了5.59%。盘溪粮油大户周老板告诉记者,目前这个价格较春节前涨了近一成,春节前的批发价为3.10元/公斤。“五一后还会涨”,周老板称,根据自己的采购发回的信息,东北当地的大米发价已经达到了3.50元/公斤,预计五一后,新货上柜,还将进一步涨价。
本地米价格下跌
尽管东北大米开年来一路走高,但是本地米的价格却未跟进。记者从市物价局了解到,春节节后,本地米全市零售均价一直稳定在3.28元/公斤上下,三四月份数据显示未见任何波动。而在盘溪批发市场,本地米的批发价相对上月还出现了略降的情况,本月批发价为2.68元/公斤,比上月降了2分钱。同时市物价局表示,其他农副产品并未出现类似的上涨情况,与大米联动较强的富强粉,价格稳定在3.62元/公斤~3.64元/公斤左右。据盘溪批发市场人士透露,东北大米大致占了我市大米市场份额的40%,另外50%为本地米,剩余10%则来自湖南湖北等地。
分析
三大因素导致涨价
后期价格或将走低
市物价局相关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东北大米“一米独涨”的情况,主要由两方面所致:一是国家托市提高了产稻区粮食收购价,国家政策助行情看多情绪浓厚;二是国储加大收储数量,当前农户惜售共同导致流通市场出现短线紧张;三就是今年前期由于北粮南运火车皮吃紧,也一定程度拉高了非产区东北大米的价格。该人士表示,天气越来越热,大米不宜长时间储存,加上夏季是销售淡季,或多或少会对当前走高行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此外,相关专家认为,今年行情走势主要还是要看国储拍卖情况,如果国储后期大量投放市场,在增加市场供应的同时,势必会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打压。记者陈柯
国际米价整体下行
据悉,与国内市场相反,目前国际大米价格处于下降趋势。3月份,我国主要进口的大米品种泰国大米每吨同比下降6.7%。此前,国家制定的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分别为白小麦每公斤1.74元,红小麦每公斤1.66元,混合麦每公斤1.66元。临时收储中,东北粳稻每公斤1.84元、玉米每公斤1.50元,中央储备大豆每公斤3.70元。记者陈柯
色拉油价格大幅下降
本报讯(记者谭柯实习生沈侃)昨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通过对重庆30个区县农贸市场9个粮油品种的定点调查,在今年一季度,同比(与去年同期比)统计的9个粮油品种5降1涨3持平,其中降幅最大的是色拉油,下降达41.28%。预计后期我市粮食价格将以稳定回落为主,呈现缓慢下行态势,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整体走势以稳定为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