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龙鱼牌大米入市 丰益国际谋霸粮食加工业 |
2009-05-05 |
|
在中粮集团抛出40亿元大手笔,落子天津建设粮油综合基地,向占据食用油半壁江山的益海嘉里发出挑战时,后者已悄然低调将“金龙鱼”品牌大米投入市场,意欲推动粮食加工业的整合。
“日前金龙鱼在黑龙江大面积给农民赠送种子,并承诺丰收时以一定价格回购,且全程提供技术知识。”记者昨日获悉此消息。与此同时,益海嘉里亦向本报证实,金龙鱼品牌大米已经上市,且从种子到加工包装整个环节均由公司控制,为此还进入农药化肥等上游领域。益海嘉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粮食加工业水平不高,一如20多年前其进入食用油领域一般,以小规模分散加工为主。“我们希望自己的进入可以打造示范效应,推动粮食加工业的提升实现规模化经营。”
显然,在谋得食用油可观的市场份额后,丰益国际作为粮食加工业一个颇具能量的整合者浮出水面。
油脂业劲敌对垒
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嘉里正遭遇劲敌。中粮总投资40亿元建设的粮油综合基地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奠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粮油基地,主要用于小包装食用油等油脂的生产加工。
天津码头的工业区一直是油脂加工企业必争之地。中粮油脂最大的竞争对手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的加工厂就设立在不远处的天津滨海新区。中粮北海粮油总经理助理温浩对媒体称,这一粮油基地的建设将直面挑战益海嘉里。基地从最源头的大豆收储开始,产业链比益海嘉里更长。
目前,中粮集团油脂业务共有12家工厂,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广东、天津、湖北、新疆等地,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800万吨。据尼尔森调查,中粮小包装食用油福临门的市场份额已从2007年的7.8%提升至10%.而天津粮油基地投产后,将使中粮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过1500万吨,意味着中粮要从益海嘉里的虎口夺食了。
此前,益海嘉里一直稳居国内食用油市场老大,旗下品牌包括金龙鱼、鲤鱼以及近日刚获“中国驰名商标”的胡姬花等,占据了小包装食用油60%-70%的份额。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中国粮油市场的开拓,如今在华已累计投资40余家粮油食品及相关业务的生产加工企业。
另辟蹊径新增食品平台
中国一直期望能有自己的粮油食品航母与跨国粮商抗衡,重组中谷粮油集团公司的中粮集团即担负着这一重任。面对中粮的崛起,益海嘉里并没有闲着。
不过由于在食用油领域已占据大半江山,不想触动底线的益海嘉里正寻求更多发展方向。去年底,益海嘉里收购有22年历史的东北豆奶粉老品牌“晨星岛”和其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生产线,并联合“晨星岛”和自有品牌“口福”组合进军豆奶粉市场。今年3月,丰益还与泰州港务集团合作成立泰州永安港务有限公司,建立旗下第一个自有港口,该区域有望成为丰益在中国的原料调拨中心。此外,还投资河北益海安格诺农化公司,低调进入农药领域。
昨日,记者从益海内部人士处获悉,新增的豆奶粉业务现在主要是在华中、华东和北方销售,作为其进入食品领域的开端。“长期来讲,食品业务肯定要做大。”该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相应的营销团队建设已完成,网络终端也已搭建完毕。“现销量增长每月都有20%-30%.”不过由于是在铺货阶段,其认为这样的速度仍是求稳的结果。
2005年以来,益海嘉里全面进军以水稻加工为主,大豆、玉米、杂粮等粮食贸易加工为辅的食品行业,推出“香宴”、“香满园”、“金元宝”系列品牌大米,“蓝匙”、“香满园”品牌面粉。据2008年财报,丰益国际对华业务陈述称,在取得小包装油和大豆压榨的行业领先地位后,“正通过延伸到其他农作物业务来提高现有结构和能力”。如小麦的加工,截至去年,其在华已拥有9家面粉加工企业,比上一年增加了4家。
新整合者身姿隐现
昨日,益海嘉里内部人士透露,金龙鱼品牌已使用在大米品类上,金龙鱼大米正在试销和铺货中,价格定位在高端市场。公司一高层向记者透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各地方政府都加大了投资力度,以推动经济提升,“很多地方政府都有投资项目找到我们,我们的投资都遵守国家鼓励、地方欢迎的原则。有一些项目在建,还有一些正在考虑。”其表示,港口建设是基于进口原料的需要早已确定的项目,而农药化肥等则是出于大米业务订单的需要。
“大米品种不好质量就不稳定,化肥农药控制不当,就可能出现有害物质,像三鹿事件一样,所以要控制各个环节,保证产品安全健康。”据其介绍,金龙鱼品牌大米,从种子到种植、农药化肥使用、加工、包装等都是益海嘉里全程控制,“所以价格比别人的贵。”
不过该高层再三强调,益海嘉里进入农药化肥以及港口等都无关产业链控制一说。“我们的加工量只有20万吨,进入上游领域并非控制产业链,而是想在中转等关键节点有自己的点,使得产品不受污染,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方向,企业都应这样做,而我们恰好有这个实力。”
该高层表示,在油脂领域,国家目前在投资上有所控制,提出不让外资控股,这个决定公司尊重。“但中国的粮食产业还很落后,就像20多年前我们进入时一样,主要还是小厂小规模,我们希望能够推动粮食加工业提升,实现规模化经营。粮食加工水平的提高需要大企业进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