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我市小麦已进入扬花期,正是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和预防的关键时期。截至4月29日,我市已有曹县、定陶、东明等6县发现条锈病发病中心和零星病叶,发病面积16万亩。近期田间湿度较大,气温适宜,对条锈病的发展蔓延非常有利,未来一周病害发生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同时,赤霉病等病虫害也呈严重发生态势,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市农业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切实组织做好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各县区农业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密切监测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进一步做好小麦病虫害监测和会商分析,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报。特别是条锈病,要立即开展拉网式普查,及时、准确预报病情及发展动态,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要加大病虫信息上传下达力度,4月29日起启动小麦条锈病日报告制度(含节假日),确保病虫信息畅通。特殊情况随时汇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要继续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布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病虫防控宣传工作,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舆论。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通知强调,各地要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形势,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周密部署防控工作。一是要强化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职责,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三是要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专业化防治效果高,成本低,效益好,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各地要切实加强专业化防治工作,组织农民统一时间,全面防治,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四是要进一步强化防治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解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