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户期盼:市场不再大起大落 |
2009-05-05 |
|
养殖户最期盼
市场不再大起大落
市场的大起大落,无论对公办的种猪场还是养殖大户,都是严酷的考验。
在兰西县种猪场,场长王亚波对工作人员强调加强饲养管理,坚决不能死猪。另外,在饲料配方上,适当增加粗饲料成分,以降低饲养成本。
在兰西镇的东北民猪养殖场,老板于忠会也开始考虑“精兵简政”,准备将五人的办公室裁至三人,五名更夫也至少裁去一人。以往喂饲料大手大脚的饲养员,现在开始谨慎起来。副场长王儒说,为缓解目前的资金周转压力,一线饲养员的工资照发,而管理人员的工资就要先欠着了,自己今年一月份的工资到现在还没领到。
对于很多养十几、几十头育肥猪的小散户而言,船小好掉头。难的是那些“自繁自育”的二级扩繁户。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有的已开始淘汰繁殖能力差的母猪。看上去是“只出不进”,而如果卖光母猪走人的话,那干脆就是亏本。经历过几轮市场波动的他们,大多理智地选择咬牙挺住,等待“过山车”掉头向上。
这节骨眼上,他们最缺的是流动资金。郑照利近日在基层调研发现,455家二级扩繁户中急需贷款的达到67户,户均资金缺口在8万到10万元。好消息是,连日来,县领导与农村信用社协调,很快这笔贷款就能下来。这种政府贴息的贷款,以往普通养殖户“想都不敢想”。
看透了生猪市场波动的周期率,养殖户们已能更理性地面对价格下跌,各部门也开始更积极地携手应对。但这种恶性的震荡与被动的应对,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张国栋说,宁可少赚点,也愿意市场稳点,那钱赚得才踏实呢。
有人建议,如果国家补贴能集中用于建设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或延伸产业链条、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应该能起到更好的产业引导作用。(记者曹红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