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果品无公害产地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   | 
           
          
            2009-05-05    | 
           
          | 
       
      
        
		    4月29日上午,省林业局召开视频会议,启动全省果品质量安全年行动。通过这一行动,全省2430个颁发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总面积为972万亩的果品无公害产地,100%要建立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抽检合格率要达到100%。同时,对200万亩新进入结果期果树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
    此次行动将围绕果品生产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以甲胺磷等禁限用农药为重点,强化执法监管,加大监测力度,建立从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使用到采摘、贮运、上市流通全过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同时落实果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消除果品质量安全隐患,全面提升我省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行动要求,各地要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批次,果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果品批发市场100%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全省干鲜果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通过制定和修改完善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果品质量安全标准,全省果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率比上年要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推进生产者完善制度。以县(市、区)为单位,果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00%建立生产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和田间生产档案。要强化用药行为监管,经过一年整治,基本杜绝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