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5万亩水稻创高产,可增产粮食500万斤 |
2009-05-05 |
|
开展水稻创高产活动,每亩可增产100斤。今年海南省水稻创高产示范面积5万亩,不仅直接增加粮食500万斤,而且吸引更多农民开展水稻创高产活动,将有效提高海南省粮食自给率。
去年,海南省在儋州长坡洋开展万亩水稻创高产试点,亩产达到1000斤,平均每亩增产100斤。今年,根据农业部要求,海南省扩大试点面积,分别在儋州、文昌、临高、澄迈、海口等五个市县建设5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
“创高产的田洋基础比较好,本来亩产就比较高。”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陈文河说:“亩产能够增加100斤,这是很不容易的事。建省以来,海南水稻平均亩产只增加了60多斤。”
据了解,目前水稻平均亩产,全国是680多斤,海南是660斤。海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有两个:一是海南水田每年种三造(两造水稻一造其他作物),地力消耗大,而内地基本是两造;二是海南长期把重点放在高效农业上,对水稻单产重视不够。
海南水稻创高产活动主要选择成片田洋,实行统一推广优良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精耕细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建立样板。
创高产活动是迅速提高单产捷径,不仅能够直接增加粮食产量,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带动一大片农民学会技术、统一协作,普遍使用良种良法。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安全。陈文河说,海南作为粮食调入地区,每年调入口粮有50多万吨,粮食安全尤其显得重要。开展水稻创高产活动,不仅意义大,而且潜力大。全省每年种水稻500多万亩,如果每亩增产50斤,每年增加粮食近3亿斤,可以解决数十万人的口粮。
(周月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