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4月24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记者23日从上海市蔬菜[ShuCai]办公室了解到,由于生产面积扩大、气候条件有利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上海菜价近期有所回落,而农资及劳动力等成本有所上升,菜农经济效益有所下降[XiaJiang]。上海相关部门已采取多种措施给予综合应对,并进一步探索完善全国首创的蔬菜[ShuCai]价格[JiaGe]保险[BaoXian]机制,未雨绸缪制订了“夏淡菜价保险[BaoXian]方案”。
针对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少数蔬菜[ShuCai]品种出现“卖难”现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23日表示,商务部已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求商务部门与农业等部门建立密切协作机制,千方百计缓解蔬菜[ShuCai]“卖难”,此前发改委和农业部已作出相关部署。
田头价每公斤0.5元
据上海市蔬菜[ShuCai]办提供的数据,截至4月下旬,上海本地产蔬菜[ShuCai]的在田面积超过53万亩,其中绿叶菜22.9万亩,地产蔬菜[ShuCai]日上市量达8900吨,其中绿叶菜4900吨。青菜的田头交易价格[JiaGe]一度低至每公斤0.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XiaJiang]30%左右。在江桥市场等上海大型蔬菜[ShuCai]批发市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蔬菜[ShuCai]品种的批发交易价格[JiaGe]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XiaJiang]。在农贸市场和菜市场等零售环节,一两元钱一斤的绿叶菜也大幅增多。鸡毛菜目前售价为每市斤1.5元,小青菜最便宜,每市斤只有0.6元。像一些春季上市的时鲜菜如春韭、芦蒿、马兰头、红苋菜等,每市斤的售价也就1.3至2.5元。
市场价同比下降[XiaJiang]25%
上海市蔬菜[ShuCai]办主任陈德明说,近期上海地产蔬菜[ShuCai]供应数量充足,价格[JiaGe]下降[XiaJiang],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沪郊蔬菜[ShuCai]生产面积稳定;二是近期天气状况有利,阴雨少,光照足,地产蔬菜[ShuCai]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长势较好;三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市场供应数量增加。最近一段时间,青菜、卷心菜、大白菜、芹菜、杭白菜等的销售价格[JiaGe]均比去年同期下降[XiaJiang]了15%至25%。而今年以来蔬菜[ShuCai]生产的农资、劳动力等成本有所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5%左右,造成菜农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XiaJiang]。
据了解,为了保护菜农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业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综合调控,特别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在全国首创的菜价保险[BaoXian]机制。去年,上海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价格[JiaGe]保险[BaoXian]”产品,“冬淡”青菜保险[BaoXian]面积超过5.7万亩,共发生赔款424万元,亩均赔款近80元。相关专家认为,绿叶菜成本价格[JiaGe]指数保险[BaoXian],将政策性业务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BaoXian]的准公共产品特性,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平抑了菜价,又减少了菜农损失,调动了菜农种菜积极性,统筹兼顾了市民和菜农利益,有效缓解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问题。
据悉,上海已着手制订今年“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JiaGe]保险[BaoXian]方案,市级财政继续补贴保费的50%,各区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补贴比例,投保人自缴保费比例不低于10%。相比“冬淡”保险[BaoXian],今年的“夏淡”保险[BaoXian]的保险[BaoXian]品种进一步扩大到青菜、鸡毛菜、米苋等5个品种;计划保险[BaoXian]面积扩大到12.5万亩次;保险[BaoXian]时限进一步延长,从“冬淡”保险[BaoXian]期的59天延长到“夏淡”保险[BaoXian]期的77天。与此同时,价格[JiaGe]数据的采集也将更为科学,相关价格[JiaGe]数据将来自于18家标准化菜市场,由统计部门科学定点、随机抽样、采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