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省今年农机购置补贴将突破6亿元
2011-05-26

  本报讯:记者从4月21日召开的全省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总量将突破6亿元大关,补贴[BuTie]品种拓展到7633个,并启动农机[NongJi]报废更新补贴[BuTie]工作。

  4月7日,农业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工作座谈会,这标志着全国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根据省农机[NongJi]局的安排,我省今年的购置补贴[BuTie]工作与往年相比有七个特点:一是资金任务下达早,资金规模也将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第一批补贴[BuTie]资金已经按照要求下到各市,今年我省的补贴[BuTie]资金总量将突破6亿元大关。二是补贴[BuTie]机具范围将进一步拓展。由去年的12大类41小类125个品目5574个产品拓展到今年的12大类53小类153个品目7633个产品,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三是农民购机自主性更强,可供选择的经销商范围更广,今年我省的农机[NongJi]补贴[BuTie]机具定点经销商经生产企业自主推荐、由省农机[NongJi]局向社会公布的达到160多个,同时省局对经销商的销售服务业要求更加严格,从制度设计上保证农民自主选机、从纪律保证上防止强制引导。四是对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工作的领导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成立了由省农机[NongJi]局、省纪检委、省财政厅三家共同组成的全省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领导组及办公室和监督检查组,共同对今后的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五是根据我省去年10月份以来干旱少雨的实际情况,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统一安排,及时启动了抗旱和春耕生产急用机具的应急预补机制,目前已经购买各类机具3万多台件,使用补贴[BuTie]资金2亿多元。六是今年的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审批管理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快捷方便。为保证购机农民信息真实性,启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为防止转卖机具,鼓励农民使用信合通卡结算,并对省级财政资金累加补贴[BuTie]的机具一律实行后累加后补贴[BuTie]方式进行。七是启动农机[NongJi]报废更新工作。今年将对农民报废18马力以上的拖拉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以及大型农机[NongJi]具购买新机具进行补贴[BuTie]。

  副省长刘维佳在会上要求,要突出补贴[BuTie]三类重点机具:一是玉米收获机械、马铃薯播种机械和各类收获机械。二是保护性耕作和农机[NongJi]深松作业的配套机具。三是果、菜、林以及畜牧机械。突出补贴[BuTie]农机[NongJi]大户和农机[NongJi]合作社两类重点对象。并要求各市、县都要有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专项配套资金,争取实现今年补贴[BuTie]资金总量达到6.5亿元的目标。

  据省农机[NongJi]局局长王立伟介绍,我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NongJi]购置补贴[BuTie]政策以来,共落实补贴[BuTie]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15亿元,拉动农民投入30.17亿元以上,补贴[BuTie]购买各类农机[NongJi]具27.37万台,受益农户及农机[NongJi]服务组织达21.12万个。

 相关链接
·福建省政协委员建议推进种业自主创新 确保粮食生产安
·种源农业为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劲源动力
·安徽省2011年05月上旬天气预报与农业生产对策
·盐城农业综合开发为粮食“七连增”发力
·陕西今年农机购置补贴将重点向粮果畜菜产业倾斜
·2011第八届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发展高峰论坛
·王国生: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春播攻坚战
·山东购机补贴启动 农民可跨县自主购农机
·110亿备春耕资金到位 哈市大田播种10日完成
·吉林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春播生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