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门曾经是海峡两岸军事对峙时期炮战的前沿,一九九二年,金门开放台湾游客观光后,以炮弹弹片打造的菜刀成为最特别的热卖商品,现在大陆游客更将菜刀作为金门游的必购之物。未爆炮弹的收购价也水涨船高,原来一枚只需二十元新台币,现在一枚近千元。 中新社发 刘舒凌 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社金门十二月五日电 题:“金门刀王”演绎现代版“铸剑为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刘舒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提起金门,你会想到什么?“八·二三炮战”、“小三通”、圣祖贡糖、金门高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要说这座小岛具标志性的产品,不能漏掉赫赫有名的金门菜刀。它使用特殊的材料——金门炮战遗留的未爆弹或弹片制成,它也承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 tujian.org
近日,记者走访金门,慕名前往老字号“金合利”制刀厂参观。在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狭长铸造车间,砂轮、汽锤等十余件机具排成长条,平行的另一部分空间、角落里,满是抢眼的、大小不等的炮弹与弹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听说大陆记者前来,“金合利”第三代传人、被誉为“金门刀王”的吴增栋热情相迎,他近一米九的瘦长身躯套着牛仔装束,戴着镜片很厚的粗框眼镜,笑得淳朴厚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吴师傅指着车间的一角说:“这里大概有两百枚左右炮弹,别的库房里还有,我总共存了几千个。” tujian.org
说话间,他拣起一枚弹片,用乙炔喷枪切割下巴掌大的一块,要当面展示金门菜刀的铸造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钢片被投入烈火熊熊的炉膛中,几分钟后,吴增栋钳出红透的钢片。铿锵的大锤声中,钢壳被打成矩形,再次投入炉中。第二次锻打用的是汽锤,强节奏的声浪撼人心魄,钢板变薄,刀的外形逐渐显现。 tujian.org
刀胚马上再放入油中淬火,冷却、研磨、抛光,嵌进刀柄。大约二十分钟,一把银光闪闪的菜刀便呈现在记者面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从十岁开始学打菜刀,已经有四十年了。”吴师傅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天打二十把菜刀,另外有五个徒弟,加起来“金合利”每天生产一百多把菜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