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经济人物: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细数台军事战略演变:从攻势作战到海岛防守
2009-05-20

台湾海峡堪称太平洋上最不“太平”的地方之一。作为中国内战的最后一个战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隔海列阵,剑拔弩张,冰冷地对峙着。在此期间,随着两岸实力消长、两岸关系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台湾的军事战略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回暖,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台湾军事战略也呈现由攻势回归守势的态势。具体而言,台湾的军事战略调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攻势作战”(1949—196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民党退踞台湾初期,基于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和台湾特殊地理位置,美台在反苏反共方面达成高度一致。为维护美台共同利益,美国不断给台湾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甚至派兵协防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1954年,美台签订《中(即台湾)美协防条约》。1955年,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授权美国总统在必要时可动用武力保卫台湾。同年11月,根据《中美协防条约》,美军在台成立“协防司令部”及“军事顾问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的支持,坚定了蒋介石 “光复大陆”的梦想。1950年“双十节”上,蒋介石喊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1952年10月,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反攻大陆案”。1953年元旦,蒋介石进一步提出“军事第一、反攻第一”的战略思想,“攻势作战”的军事战略基本确立。这一时期,国民党当局基本奉行“依美求存、伺机反攻”的“攻势作战”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美国协防台湾的决心并不坚定。在1958年“八·二三炮战”中,美军军舰关键时刻“临阵脱逃”,再次暴露了美国动辄抛弃弱小盟友的一贯嘴脸,让蒋介石深感依靠美国“光复”无望。外援不济,蒋介石又将侥幸心理寄托在大陆“内乱”上,还为此制定和策划了众多“反攻大陆”的作战计划与军事行动,其中包括多次派遣小股部队和特务骚扰大陆东南沿海。无奈大陆内部虽乱,边防、海防却“密不透风”,蒋介石大大小小的行动与计划均以失败而告终。再加上大陆国力日益强盛,尤其是核弹和氢弹试爆成功,使蒋介石集团“反攻复国”希望越来越渺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攻守一体”(1969年-1979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为适应国际形势变化,谋求长期久存,国民党当局只得调整军事战略,一是战略思想由“以攻为主”转向“以防为主”,二是战略立足点由“依美协防”转向“独立防御”。1973年,蒋经国喊出“独立作战、自力更生、死里求生、坚持到底”,实际上已露依仗天险偏安一隅之意。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蒋经国上台。1976年3月,蒋经国在“立法院”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防卫第一”的战略目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一时期,国民党当局基本奉行“固守防御、伺机反攻”的“攻防兼备”、“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虽仍存“反攻”之念,实则已无“光复”之心。蒋经国开始全力经营台湾,力保最后的堡垒不失。20世纪70年代后期,台军逐步停止了对大陆武装袭扰和飞机侦察活动,同时开始削减攻击力量,加固防御阵地,扩大防御纵深,耗巨资修建佳山基地、志航基地和衡山指挥所等防御设施。大型防御工程建成之日,正是“反攻大陆”梦想寿终正寝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守势防卫”(1979年-2000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9年1月中美建交,翌年《中美协防条约》废止。与此同时(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随着岛内外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虽口头上仍表示奉行“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但实际上已被迫实行“守势防卫”战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李登辉上台。1991年,李登辉宣布中止“动员戡乱时期”,表示台湾不再试图以武力收复大陆。1992年2月,台“国防部”公布第一份“国防报告书”,首次提出“空中防卫、海上防卫、陆上防卫”的战略理念,取代了多年来被奉为指导方针的“制空、制海、反登陆”提法。1994年3月,“国防部”公布第二份“国防报告书”,提出台军建军构想已从“攻守一体”改为“守势防卫”。1996年3月“国防部”第三部“国防报告书”将其军事战略明确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

tujian.org

1999年,台湾当局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调整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其基本立足点是在固守防御战略基础上,发展“吓阻”大陆的军事力量,以达到以战止战、维持分治之目标。它是台湾当局推行“两个中国”分裂路线的需要与体现,同时表明台湾当局已完全放弃两蒋时期长期坚持的“光复大陆”的战略目标。为实施这一战略,台军竭力研制和外购中远程战机、导弹等攻击性武器装备,甚至传出试图重启核武计划的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印度开始量产阿卡什防空导弹 首批两套年底
    ·印度新型战斗机采办项目进展顺利 进入最后
    ·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籍老战士访华团
    ·韩媒称朝鲜警告韩国停止侵犯领海 放弃侵略
    ·安保权威:“逢奥必扰”已成敌对势力潜规则
    ·B-2资料被盗?美又担心中国弄走F-16技术
    ·斯里兰卡总统:今年内攻下泰米尔叛军总部
    ·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讨论施压 俄方准备
    ·梁光烈观看空军新型武器录象 肯定南京战区
    ·朝鲜哨兵射杀韩国游客续:两国陷入互相指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