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特种工程塑料研发与产业化严重脱节
2009-05-05
2007年3月,在海南博鳌论坛上,原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的吴忠文,做了题为《特种工程塑料———我国拥有强势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塑料亟待产业化》的演讲,在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会后众多厂商纷纷与其接洽,表示了浓厚的合作意向。但对此,吴教授只是略感欣慰。因为多年来,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急需的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科研成就,获得了40多项专利,但长期以来其成果在国内却无人问津。国外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虽不比我国强多少却迅速产业化,同时还对我国进口此类产品或加以限制、或将价格抬得奇高,而我国却处在拥有强势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反倒依赖别人的尴尬局面。

一种军民两用的战略新材料

所谓特种工程塑料,是指继普通塑料(塑料袋、塑料布等)、工程塑料(汽车油管、家用电器外壳等各种塑料制品的原料)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其社会背景是缘于当时苏美争霸的军备竞赛。由于特种工程塑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兼具的诸多特性,如耐高温、耐疲劳、耐腐蚀、耐磨损、耐辐照、高强度、高韧性、电性能优异等,无论对航空、航天、造船等军事领域,还是对电器、电子、汽车、石化等军民兼顾领域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和革命性的材料。欧美等国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特种工程塑料进行研究和开发,现已研发的品种约有几十个,但最终作为材料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个。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此类新材料特殊的军事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问世起,西方就将其列为战略物资对我国封锁和禁运。

我国的产业化进程缓慢

值得骄傲的是,我国对特种工程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并不比西方落后。国家为发展国防军工及民用高技术,从“七五”开始就将其研制先后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863高技术计划,并由吉林大学承担。经过多年的努力,截止到目前,长春吉大特塑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已拥有了40项专利。国外已产业化的近10个特种工程塑料品种,我国几乎都掌握了制造技术,而且均为自主创新研发和拥有专利,但目前仅有6个专利和5个品种的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可以转让和生产。这其中,国产PEEK树脂产品在2002年就曾利用中试产品进行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尝试,在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前提下,其售价仅为国外产品的一半。

中国人的成就震动了西方,很快,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用户和厂商都先后来到了长春。除购买样品试用外,更多的是洽谈合资合作事宜。但据记者了解,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外商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并非不能生产该类产品,而是担心中国人利用价格优势动摇了他们的垄断地位,因此合资合作的条件均为绝对控股。2005年德国一家公司就曾以2亿多元与当时生产PEEK树脂的长春吉大进行了合资,取得了80%的股权。好在为该公司做技术支持的以吴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合资进去,从而使这项具有强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后续研发优势留在了中国人手中。由此不难看出,国外生产特种工程塑料的“巨头”们纷纷“屈尊”想与中国合资合作,其真正目的就是想通过“斩首”行动来垄断全球市场。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