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机电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机加工“加工成本”探秘
2009-05-05
机械
  读了文章"七毛钱的铁套-仪表车床加工的成本优势",很有些感触,现发出来,权当抛砖引玉,一方面给大家一个参考,另外,借此希望引出同仁们宝贵的意见。

我们在浙江,有仪表车、数控车上百台,做了十多年的车加工,对楼主说的,仔细看了,觉得有几点想说一下:

首先,产品的量要达到5000个/天以上,才有利可图。

1.材料价格:这个产品加上切割预留,大概有85g重,0.3元的话材料只有3500元/吨,这个价格的材料估计难买,我最近买的一批20号钢管是5200元/吨。

2.加工工艺其实还可以再合并,两台仪表车就够了,一台平头、倒角加下料,一天可以做2000个;另一台平头加倒角,一天可做3500个,电费大概18元/台/天,人工60元/台/天,加班的话工人可以赚到100元/天。

3.无心磨不用这个价格,0.025元/个就够了。

4.数控车加工的效率一天做2000个我觉得比较困难,还有这个精度也有点难。如让我排工艺,我会定材料的时候内径定成小5丝,这个公差精拉钢管厂家可以拉出来。材料定好后上精密钻床直接用绞刀绞孔,一天可干1200个,约0.06元/个

4.最后拉槽,我们也要外发,按楼主说的0.1元/个

5.拉槽后,应该追加一个去毛刺的工艺,这个我们有自己专门的去毛刺办法,技术秘密,这里就不说了,呵呵。我们的成本大概是0.005元/个,如果人工去毛刺的话,估计要0.1元/个。

这样,加工成本大概是0.251元/个,如果按照楼主的材料价格,成本是0.551元/个,0.7元那是可以做了,按照5000/天,毛利是745元/天,除去其他杂项,应该在500元/天以上,如果量多,就更高了。

关于其他的,我也想说几句:

1.管理费用:说实话,浙江做仪表车的老板,没几个不是自己当师傅,到车工,当采购,当车夫。利润本来就低,能省就省了。不管怎么评价,浙江人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

2.税费:不能开增值税票的厂家很多,但不是提供不了,找人开。如有抵扣,大概5%-7%,看和代开单位的关系了。

3.关于价格竞争:很多人怪浙江人,把价格搞的很低。我也讨厌竞争,竞争搞得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工艺,改进设备,加强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实在说,竞争是痛苦的,但我们不知不觉,就在这个痛苦中成长了。

4.对于工人:网友说浙江老板对待工人严,工资低,没社保等等。先不讲别的,当珠三角闹民工荒时,长三角却不断有人涌进来。按照我们的阶级观念,老板肯定是剥削阶级,呵呵。我觉得,这个剥削是互相的,也是自愿的。我们厂里,三个师傅,工资都在三千以上,一般的工人,工资都在一千五以上,加班的话,可做到两千多。有一对夫妻,老公是师傅,老婆做计件工,去年赚了近6万,当然干得很辛苦,但这在他们老家,大概要干十年,这个我不是夸张。其实老板和工人想法都一样,也很现实,就是你能不能给我赚钱。我们厂里是奖励工资高的,每天做到一定的量,超出部分就给加钱。就那句话: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哈~~~~

5.关于质量:我们的质量要求,是满足客户的要求,不能低,但也不要高。质量不合格,我们拿不了钱,好象是说10%的返工,会吃掉40%的利润,这种事,谁都不想做。但我们也不会自己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要求。做机械设计的都知道,该精密的地方就精密,该一般的地方就一般,否则,那是浪费、无用功。关于质量,要做到恰好就好,象这个铁套,如果用6140车床去做,明摆是浪费,不想赚钱。

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钱在别人口袋里,搞到自己口袋,方法很多,强盗用抢,小偷用偷,骗子用骗;商人,用什么办法呢?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提出意见。
     相关链接
    ·半数中国钢企接受28%的铁矿石降幅
    ·河南磨具磨料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国际油价30日强劲反弹
    ·上半年风电装机猛增100%
    ·发改委表示三年内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新能源2020年占发电总装机17%
    ·中国机械500强排名出炉
    ·钢材牛市在“试错”中不断前行
    ·电子元器件行业或低位回升
    ·合肥建设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