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月,正值酷暑时节,走进灌云县,到处可以看到“热浪滚滚”的建设场面:县城的经济开发区机声隆隆,南翼的燕尾港临港产业区车流如潮……
先看两组数据:今年上半年,灌云县共有126个超3000万元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其中超亿元项目33个,超10亿元项目4个,59个超2000万元工业项目开业运行。上半年,仅临港产业区就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达不到区域环评要求和标准的36个项目拒绝进区。
“有项目就有希望,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曾经的经济洼地让灌云人吃尽了苦头,同时也深深感到工业的重要性。借助全市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地处南翼的灌云趁势而上,不让机遇从自己的眼前溜走,“一城一港三区”全面铺开。
按照“都市型、生态型、工业化”的定位,经济开发区着重发展一类工业,有条件地准入二类工业,杜绝三类工业。“如果引进的项目不符合新型化的发展思路,等它给我们造成损失再回过头治理就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开发区主任李祥说。于是,我们看到了投资2.6亿的汽车轮彀、1亿元的凯奇生物化工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零污染的项目相继落户园区。目前园区已形成机电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生物四大产业。同时,园区设施配置在满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对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在各项新建工程建设中尽可能提高游园、道路的绿地率,重点打造都市生态型现代工业园区。
沿海是投资兴业的热土,推进沿海开发,加快实施工业东进战略,灌云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书写一篇扩张临港大产业、大物流为重点的沿海开发大文章。在临港产业区,记者了解到,“五纵九横”道路框架已经形成,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投资20亿元的健和造船、投资15亿元的五洲造船、投资10亿元的五洋造船等3个超10亿元的清洁能源项目已开工建设,利用生物质秸秆发电解决产业区集中供热项目已经上马,配套的污水处理厂也开始调试运行,几十家不适合园区定位的企业被强行迁出,“腾笼换鸟”后形成的海滨新城初具规模。一个凸显生态特色、彰显海洋风韵、具有现代气息、江苏沿海一流的产业园区呼之欲出。
放眼未来,灌云县县长尹哲强说:“灌云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以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决不在接受产业梯度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工业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为碧海、蓝天、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