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对持续高涨的铁矿石价格和海运费,中国钢铁企业一直被动“接招”,基本丧失了话语权。中钢协秘书长罗冰生日前指出,缺少可控矿山资源,加上进口铁矿石贸易中长协矿和FOB价(离岸价)比重过低,是导致国内钢企处境被动的主要原因。中钢协鼓励国内钢铁生产及贸易商海外投资办矿,使可控铁矿石资源达到进口总量的60%。 中钢协秘书长罗冰生日前在出席由联合金属网主办的“2008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时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产业链,而其关键是提高国内企业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总量和占进口矿总量的比重。
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国内钢铁企业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直接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为5200万吨左右,仅占2007年进口铁矿石总量的13.6%。罗冰生强调,应当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商贸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或联合办矿,使中国通过控股、参股可控制的铁矿石资源总量达到进口总量的60%左右。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帮助。
另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好望角型船(铁矿石海运主力船型)30艘,仅占全球总量的4.2%。罗冰生指出,这一现状导致对海外船运公司依赖度很高,这也是去年即期海运合同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呼吁国内海运企业同钢铁企业联合造船,提高铁矿石海运自给能力。
中国新增需求5000万吨
中钢协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国内粗钢产量为5.2亿~5.4亿吨,预计高炉生铁产量为5亿~5.2亿吨,如果按年产高炉生铁5.2亿吨计算,全年预计比2007年增加铁矿石消耗量8100万吨左右。罗冰生指出,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预计在4.33亿吨,比去年增加5000万吨,增长13%。
据测算,2008年全球铁矿石供应总量可增加7000万吨,中国有5000万吨的新增需求,加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新增需求,今年全球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但罗冰生强调,这只是从全年供需总量来分析,由于三大矿山公司集中度高,掌握资源并影响供需平衡的能力强,加上国内进口铁矿石企业多且分散,处于不利地位,对此不应盲目乐观。从全年看,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局部的供应偏紧情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