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jian.org
一旦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国保”,维修将成为管理方最担心的问题。 CFP 资料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京长江大桥申报“国保”引争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桥成“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后维修程序复杂 或影响正常使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把南京长江大桥等50多处省保单位,作为‘国保’的候补名单,打算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衣志强日前告诉早报记者,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已启动,上世纪60年代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增补项目成为了最年轻的候选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1960年动工,1968年通车,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的交通枢纽。 tujian.org
据了解,南京长江大桥在建成之初设计日行车辆为1万辆,但现在日均7万辆的超负荷运行已对大桥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虽然大桥每年都有2-3次的中小型维修,但大修次数却不多。据一位桥梁专家介绍,1996年南京长江大桥进行过一次大修,但还不是太彻底,仅仅是把沥青路面简单地补了一下,后来是2005年为了迎接城运会,对南京大桥的电器照明部分进行了改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桥管理方表示,桥梁造好主要是为了使用。但一旦成为“国保”,大桥以后任何的小修大补都不能马上进行,得按程序上报市省文物部门,经国务院审批后才能实施,这可能会影响大桥的正常使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衣志强介绍,目前国家文物局收集国家20世纪的遗产,有很多都是正在使用的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这些问题国家以后都会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作为管理方还是要进行日常的养护,像这样什么事情都需要国家文物局去批准,可能性不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衣志强介绍,2006年,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申报及后来的江苏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申报,南京有计划将南京长江大桥申报给国家文物局,但因为专家内部意见出现分歧,均未申报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有专家认为,长江大桥才41岁,而且一旦申报成功,想要在大桥上打个“补丁”都要国务院批准,程序太繁琐了不适合申报;也有文保专家认为,长江大桥虽然年轻,但历史价值重大,完全应该申报。衣志强认为,全国专家意见不统一,难以决定大桥最终能否成为“国保”,作为南京市文物部门只能尽力去做。(来源:东方早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