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建设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灾后住房重建 成都要速度更要质量
2009-07-28

  6月24日,成都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披露,截至6月19日,成都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共开工146611户,达重建总量的100%;已建成56870户,达重建总量的38.79%。在统计数据面前,我们应如何看待成都的城乡住房重建情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大问题须解决
建设速度慢 缺乏多样性

tujian.org

  “虽然成都市城乡住房重建已100%开工,城乡住房重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两大问题特别突出。”成都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公室主任黄平坦言。
  “一是进度仍然较慢。农村住房重建的开工量还不错,但真正建成入住的比例还太低。入住52430户,只占总量的35.76%。城镇住房重建,建成入住率就更低了,建设进度必须加快。”黄平说。
  “二是建筑缺乏多样性。”黄平表示。目前部分重建方案在规划布局、建筑样式等方面单一、雷同;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建设与住房重建不同步;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缓慢,没有跟上灾后重建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大困难须克服
工作量大 重建任务艰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乡住房重建的复杂性是成都市面对的困难之一。农村重建146611户,总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共有673个施工点位;城镇重建46616户,总面积约556.98万平方米。
  重建任务艰巨是第二个困难。在农房重建方面,成都市龙门山、白鹿镇等高寒山区重建工作困难重重;部分农房重建集中居住点的配套设施尚未建设,影响竣工入住;雨季的到来和高温天气影响住房重建进程。

tujian.org

城镇住房重建须加速
除险加固 关注保障住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农村重建情况较城镇好,为了推进城镇重建,我们进行了创新。”黄平说。
  据介绍,推进城镇重建的举措之一是优先进行除险加固。明确受损房屋除险加固责任和出资主体为房屋所有权人;以栋为单元,由政府指导房屋所有权人或其所在单位实施维修加固。鼓励住房原址重建。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受损房屋,经毁损住房所有权人同意,报区(市)县政府批准,可在原址按照规划自建、联建、合资合作建房。
  另外,成都市将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成都市将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和安居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受灾群众住房需求。廉租住房由政府组织建设,或在经济适用住房、安居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安居住房根据建造成本核定价格,对受灾居民给予房价政策性优惠补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障到位是宗旨
加快进度 建好配套设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加快建设速度方面,成都市将集结建设力量、千方百计确保重建资金到位,同时确保建材供应。在资金筹措方面,将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房屋产权流转,将增减挂钩资金用到受灾市(县)。在保障建材供应方面,将继续坚持现已形成的建材特供保障机制,严格对钢材、水泥、玻璃等主要建材的价格进行管制。
  在配套建设方面,成都市要在推进住房重建的同时,确保公路干线与安置点道路连接线的及时贯通,确保集中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医务室等及时竣工。 (袁 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祛除质量痼疾 在建住宅工程全面“体检”
    ·詹天佑奖 推动建筑企业持续创新
    ·南京火车站春运方案出台
    ·深情铺就首都建设者返乡路
    ·老牌国企牵手优质民企
    ·2007年世界青年建筑师奖发布
    ·陕西六协会联合倡议建设行业诚信建设
    ·国土部三部门发布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北京推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见实效
    ·建设部严格执行标准 推进新建建筑节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