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化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农药面临内忧外患
2009-08-27

今年农药市场需求萎缩、旺季不旺,出口量下降。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农药行业正面临内忧外患,行业将进入一个较长的调整时期。这是记者从7月25日在青岛召开的第九届山东省农药信息交流会上得知的信息。所谓外患是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内忧则j 农药企业快速发展十年后必然需要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认为,一是金融危机对农药行业的影响要比预期大;二是农药行业经过10年的繁荣期,开始进入较长时间调整期。
   tujian.org

上海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教授对未来世界农药发展的方向做了介绍:一是非专利农药依然是当今农药市场的主体,全球销售上亿的80多个农药品种中,非专利农药品种占83.75%,具有绝对优势。二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增长迅速。三是寻找新的作用机理,成为新农药开发方向。四是非农药发展迅速。金融危机对农药行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世界市场对农药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罗海章说,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改变企业的增长方式。加大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二是企业要采取灵活的差异化经营方式。企业的跟风,一拥而上,后果是两败俱伤。三是树立责任理念。包括对社会、对农民及公共责任意识。四是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竞争环境。五是引进外资,加大研发力度。六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使国内的农药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东是国内农药生产能力比较集中的一个省,他们的发展现状是颇有代表性的。
  

tujian.org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优势产品集中。目前山东省定点农药生产企业265家,其中原药企业66家。销售收入过亿的农药骨干企业有25家。主要优势产品有,乙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百草枯、磷化铝、磷化锌等品种都占国内总产量的40%左右;辛硫磷占总产量的70%以上。山东省农药行业整体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的问题依然是困扰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当前不利条件下尤显突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内人士普通认为,农药企业的结构调整是今后的一个重大突破点。必须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中小农药企业退出机制,加强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并最终促成农药产业集群的形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闻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企业管理者认为:服务市场才能得天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总裁葛尧伦说:现有大环境下,作为涉农企业,要有服务世界农业的意识,做强自己的精品。正规军、杂牌军在同一市场博弈时,正规军更占优势。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办公室李卫东处长说,困难是暂时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要抓住发展机遇。山东农药工业到2011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利税30亿元,建立10个以农药为主业的大型集团,形成5大农药生产集群的目标。我们每月要召开农民培训会在15场以上,由于服务到家、指导下位,产品也得到消费者认可。今年上半年企业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0%,货款基本到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韩学君总经理说:农药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农化服务的竞争。国内种植者文化差异、种植水平、劳动力强弱差异大,土地分散,加之农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市场需求量变化不大。企业农化服务及农资经销商充当“枪手”,不但要指导用药,还要负责到田间打药,以争取更多客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新能源2020年总投资或超3万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农药面临内忧外患
    ·新能源2020年总投资或超3万亿
    ·觊觎中国大市场BP重启炼油计划
    ·节能减排塑造行业新形象
    ·全球首个第四代PHA项目投产
    ·F22市场低迷前景未卜
    ·碳纤维技术创新打造天价自行车
    ·氨法脱硫:战场岂止在化工
    ·燃料甲醇:企望搭上新能源快车
    ·安全生产重“人”也要重“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