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化企希望增贷政策口惠实至 |
2009-05-08 |
|
8月上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调增本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业的发展。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中小企业对该政策能够带来多少实惠持谨慎乐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全国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以今年年初计划的信贷规模3.63万亿元计算,上调5%的额度大约增加1800亿元贷款。但接受采访的中小化企有的认为僧多粥少,很难惠及自身;有的认为该政策落实起来有难度,其带来的精神支持大于实际资金支持。 广州省江门市一家化工新材料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有几百万家,绝大部分都面临资金短缺难题。新增贷款额肯定会使一部分企业受益,但是毕竟僧多粥少。 江苏鼎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毕华认为,贷款需要的资产抵押他们根本就拿不出来。如果商业银行不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和抵押要求“网开一面”,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对他们就没有实际意义。 也有部分受访企业负责人认为,新增中小企业贷款额的举动象征意义较大。但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最终能拿到资金,毕竟从国家政策的利好到真正贷款到手中间还有一系列的环节。如果地方商业银行在实行政策时懈怠,大部分企业可能仍然得不到实惠,其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小化企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已有银行内部人士坦言,银行是逐利的,愿意把钱贷给资金状况良好甚至不需要钱的企业,却不愿意把钱贷给急需钱的中小企业。有地方银行表示,根据其业务状况,新增的这部分贷款额度很难用出去,因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根本就达不到放贷标准。 中国中小企业政策研究部专家黄顺军表示,如果央行在银行内部治理上没有动作,比如要求银行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甚至将此纳入到对信贷员的考核,那么中小企业最终还是拿不到这部分新增贷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