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国内成品油是否会涨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8月18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能源价格的改革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8月20日,国家提高了火电企业上网电价。国内成品油最近一次调价是在6月20日,汽、柴油每吨都上调了1000元,但此举并未改变炼油企业产品价格倒挂的现实。8月26日公布的中国石化上半年业绩显示,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国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的情况下,尽管得到政府补贴,但该集团公司净利润仍然下降了77%。成品油价格上调,成为有关企业的迫切要求。随着奥运会结束,成品油涨价预期再度复燃,也是很自然的事。 其实成品油调价不光是有关企业的要求,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油价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国内经济学界也已经达成了共识。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长期存在的倒挂现象,使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威胁到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成品油供应安全。 尽管放开成品油价格管制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因油价上调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政府仍需慎重考虑。目前国家面对的主要问题还是如何防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而提高油价无疑会增加社会成本、抑制消费、加剧通货膨胀,与刺激经济发展的目标有矛盾。按照国际油价110美元/桶计算,如果与国际接轨,国内成品油价格每升还要上调1.6元。而现在97号汽油每升6.6元,若再提1.6元,价格将达到8.2元,会让使用者感到压力太大。而一旦提高了成品油价格,煤炭、天然气、电价都将面临巨大的上涨压力,包括化工在内的各行业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会更加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一些影响成品油供应的因素也值得注意。奥运会前,为了确保市场供应,各炼油企业纷纷增产成品油。但由于交通限制措施,导致北京330万辆汽车中有一半不能上路,外地不少运输危化品的车辆也停驶,使柴油和汽油等产品的需求下降,库存上升。而7月中旬以来的国际油价下跌也对国内成品油涨价预期起到了抑制作用。不过一般每年入冬前是成品油的需求高峰,预计成品油的库存不久就会下降。 总的来说,奥运会后成品油涨价的趋势更加明显,但受一系列因素制约,估计暂时还不会涨,有关企业应该做好相应准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