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价格的大幅上涨使磷酸二铵消费量不断下降,南方地区尤为突出,如福建省今年春季磷酸二铵的消费量仅为去年同期的20%,一度引起了磷酸二铵企业的恐慌。秋季来临,磷酸二铵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在成本大幅上涨与消费者承受能力之间,磷酸二铵企业如何寻求平衡?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生产企业与经销商。 云天化国际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林认为,目前磷酸二铵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秋季市场形势严峻,二铵企业陷入迷茫。他分析说:“从产品供应来看,秋季供应严重供大于求。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6月底,国内磷酸二铵库存量为150万吨,7~10月每月国内生产量应在60万吨左右,算下来,到10月份,国内磷酸二铵供应量有390万吨,而从历年情况来看,秋季消费量约250万吨。” 从全国的消费量来看,今年磷酸二铵春季消费量差不多同比下降40%,秋季消费形势也不容乐观。目前磷酸二铵的价格虽然还在成本线以下,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已超过接受极限。按现在的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来算,农民基本都是亏损的。因此,目前很多地方抛荒现象严重,还有许多地区农民以前种两季或三季作物,现在都改成了一季。这样必然会缩减磷酸二铵的消费量,因此,今年秋季磷酸二铵供大于求已是必然。 tujian.org 据了解,为拯救磷酸二铵市场,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张林说:“前不久国家启动的100万吨的磷酸二铵淡季专项储备,对缓解企业在资金、销售、生产方面的压力,平抑市场价格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但是专项储备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同时由于储备磷酸二铵9月20日开库销售,而市场启动时间大概在9月底之前,这会导致销售过于集中,从而带来运力、装卸等难题。” 对于企业一直热切关注的关税调整问题,日前终于石头落地。8月底,财政部下发通知,规定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对磷酸二铵等化肥继续加征100%特别出口关税。这对企业来说几乎意味着出口无望。贵州瓮福集团销售公司副经理王芳认为,国家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磷酸二铵出口。她分析,第一,我国磷矿资源丰富,储量世界排名第一;第二,我国的选矿技术及磷铵生产工艺都有较大提升,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目前我国磷酸二铵的各种优惠政策基本都取消了,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出口磷酸二铵就是出口资源”的情形已经完全改变。 对于当前磷酸二铵企业面临的困境,陕西农科化肥公司总经理张科成说:“目前磷酸二铵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消费者较低的购买力与刚性的成本价格之间的矛盾。国家为抑制通胀,粮价不能涨,所以农民的购买力就上不去,而磷酸二铵的成本的确就是这么高,企业又不能赔本卖。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就是提高粮价,只要粮价上涨1/3,问题基本就能得到解决。” tujian.org 张科成又说:“但是,在没有新政策出台的情况下,谁的‘体力’好,谁就能坚持下去。目前磷酸二铵企业只能保持体力,等待时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