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20日至12月31日在全国开展易制毒化学品醋酸酐的专项检查行动,行动涉及的对象是所有从事醋酸酐生产、经营、使用和进出口的企业或单位。有关部门将组织这些单位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秩序,斩断醋酸酐流入毒品领域的渠道,防范境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易制毒化学品加工制造毒品,建立起管理部门及时动态掌握和核查醋酸酐可疑流向的长效机制。 据安监总局危化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专项检查中,管理部门将核实每笔醋酸酐的流向,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摸清和掌握各地区醋酸酐产销和供求等情况,督促企业建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据了解,醋酸酐是联合国公约和我国法律严格管制的24种易制毒化学品之一。醋酸酐的合法用途是在化学实验室和制药行业中用作乙酰化试剂和脱水剂,主要用于生产阿司匹林、地巴唑、维生素E、咖啡因和氯霉素等药物,也用于合成醋酸纤维素及制造染料等。但同时,醋酸酐也可非法地用来制造海洛因、1-苯基-2-丙酮、N-乙酰邻氨基苯酸、安眠酮、新安眠酮、甲基苯并胺等毒品和精神麻醉物。例如从鸦片加工出海洛因,需要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等化工原料,制造1千克的海洛因,约需1千克的醋酸酐。近年来,全国已发生多起走私、非法买卖醋酸酐等易制毒化学品的违法犯罪案件,严重影响了我国国际形象和声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了解到,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1万多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走私、贩运各种易制毒化学品的活动剧增。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有关国际禁毒公约的义务,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严格管制。各级公安禁毒部门以醋酸酐、麻黄素等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对非法买卖和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2007年,全国共破获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件229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592吨。其中非法买卖醋酸酐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浙江金华市和义乌市公安部门于1月20日成功摧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活动的案件,共缴获易制毒化学品醋酸酐17吨。 同时,我国还出台了《禁毒法》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据江苏一家醋酸酐生产企业的市场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定,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醋酸酐都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哪怕是几克产品,在运输环节也要由交管部门严格把关。国内的醋酸酐生产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一般也比较大,其内控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但到了后面的流通环节,经营的企业既多又杂,既有形形色色的科贸公司,还有不少网上贸易公司,管理起来困难得多,难保有一些不守法的经营企业未经备案私自销售醋酸酐等易制毒化学品。 tujian.org 针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有专家建议,重点地区应尽快设立专职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在公安部门设立常设机构及专人负责,防止滥用职权和推卸不管的现象发生;各地区应确定本地区重点监管的基本易制毒化学品品种,从源头上杜绝化学品用于制造毒品;提高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