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职业健康工程师,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职业健康工程师不仅仅是一个医生,而首先应是健康管理者,其次才是疾病预防者和医疗服务者。在工程建设和企业管理中实施健康管理,意味着医务工作者从设计、勘察开始,在整个工程或企业运行过程中,他们都需要积极参与,对员工健康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他们针对企业工作特点和环境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预案和采取措施,从而实现预防和过程管理。”记者近日在中国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采访时,中心主任姜杉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据姜杉介绍,中国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2年9月9日,当时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要承担集团公司职业技术支持、石化企业职业病防治、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职业健康保障、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工作。 采访中,国家卫生部职业卫生专家、中心技术总监王宝河告诉记者,大型石化企业由于生产过程、原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原因,面临的HSE(健康、安全、环保)风险较大。为此,中心的职业健康管理理念,就是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对施工的环境、生产的危险因素、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然后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这种理念在国内是独创的,在石化系统也处于领先地位。其目标就是将职业健康管理融入到石化企业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去,使之成为HSE管理模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承建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工程中,面对着北纬50度以上的高纬度和一月份最低气温零下67摄氏度的考验,中国管道建设者不仅创造了管道施工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健康安全管理的奇迹,未发生一起事故。创造这一奇迹离不开中心的职业健康工程师们。 作为健康安全管理者,在工程开工之前,中心首先根据东西伯利亚恶劣的环境对参建职工的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将年龄控制在25~45岁;对每位参建职工进行了严格的职业性体验和健康体验(包括传染病检查及疫苗注射)。其次,中心了解了当地的历史疫情,依此制定了健康管理方案。针对寒冷条件下人体热能散失较快的特点,中心为不同工种的员工制定了不同的科学饮食菜谱,从而提高员工在严寒条件下生理上的忍耐力。同时,为防止历史上曾出现的鼠疫流行,中心对营地厨房和储物间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处理。 为了做好技术交流,中心通过与荷兰壳牌公司,俄罗斯、巴西石油公司,中石化职业病防治中心建立了横向联合,每年将相关技术数据和资料进行对比,以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姜杉告诉记者,中心成立6年来,已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健康管理新模式,完成了46项油气管道建设的职业病危害预测工作,参与了16项石化企业大型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职业健康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采访结束时,姜杉主任表示,目前中心的健康工程师可以为石化企业提供从开工建设到企业运营管理全过程的健康安全管理服务。今年5月,24家跨国企业在京签署责任关怀的北京宣言,承诺将保障经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友好,彼此通过分享信息,推广严格的HES管理体系,在中国树立化工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由此可见,健康管理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健康工程师们任重而道远。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缅管道开工在即,中心健康工程师们已完成资料收集和预案整理,正整装待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