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外资企业经营形势相当严峻 |
2009-05-05 |
|
全球纺织网9月23日讯 上半年,浙江外商投资企业平均亏损面达到30%,微利或保本企业约占35%,盈利企业约35%。亏损企业大多为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和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而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影响则较小
今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异常艰难的一年。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国际油价、原材料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信贷规模收紧和出口退税率下调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为了解浙江外资企业投资经营的情况,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日前笔者对外资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平均亏损面达到30%,微利或保本企业约占35%,盈利企业约占35%。亏损企业大多为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和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如服装、纺织行业占调查中亏损企业的40%以上,其次是机电、食品、能源等行业,分别达17%、11%和7%,而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影响则较小。
一、总体经营情况
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现有各类外资企业2.2万余家,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2.5%;从业人员215万人,占总数的14.5%。今年1-6月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7%,增幅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26.5%,增幅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409.5亿美元,增长25.6%,增幅同比回落0.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1.8亿美元,增长21.6%,增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进口147.7亿美元,增长33.2%,增幅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二、影响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
在被调查的250家外资企业中,从投资规模来看,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占43.7%;500万―3000万美元的占43.7%;3000万美元以上的占12.6%。从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占80%,其中:高科技企业占21%,第一、第三产业分别占11%和9%。从投资国别(地区)结构来看,来自香港企业占23.5%,其次分别是日本、美国、台湾、韩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从投资方式来看,56%为中外合资企业,43%为外商独资企业,其它形式为1%。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状况相当严峻,企业普遍认为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反映出生产销售收入增幅回落幅度较大,比去年同期回落达1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各种因素叠加效应导致部分企业停产停工,甚至可能倒闭。预计目前这种态势一时还不太可能改变,企业亏损面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不堪重负,利润大幅度下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铜材、钢材、煤、电、油等价格全面持续上涨。原材料涨价,一方面,企业进货不畅,生产资料短缺,再生产难以为继,完成不了订单任务;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成本升高,逼迫产品价格上扬,但因市场销售不畅,价格提升受阻,售价不能水涨船高,生产产品越多亏损越大,造成销售收入、利润等企业整体效益受损。调查中78%企业认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是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机电、医药、化工、纺织、能源、食品以及高能耗企业影响更大。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据以美元结算的电产公司(日资企业)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对其利润的影响将达到4.5%,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达到6%以上。当前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最主要的优势是价格上的优势。为取得价格优势,原先这些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就十分狭窄,一般在5%-8%左右,承担成本压力的能力有限,人民币升值直接制约了其产品价格优势,从而导致这些中小企业利润直线下降,如服装纺织行业亏损面达80%以上。调查中53%的企业认为人民币升值促使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降。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调查中,44%的企业反映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外资中小轻纺出口企业反映更强烈。据统计,如果价格不变,出口退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毛利率也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行业空间利润越小,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越明显,大部分企业感到难以为继。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下降6个百分点,几乎全部挤掉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嵊州的一批韩资生产领带企业,目前经营也是举步维艰,有的已关门回国。还有金属及金属制品行业,调整后的退税率下调8个百分点,本身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使得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融资难,束缚企业进一步经营发展。调查显示,38%的企业认为融资难度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超过3成的企业反映融资难度较大,原来规划的项目可能延期或搁浅。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7.5%,同时,融资门槛提高,审批难度加大。一些企业为了争取市场,尽早回笼资金,不得已只好降低产成品出厂价格,这直接收窄了企业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持续发展。如海盐县部分外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库存挤压现象,应收账款有所增加,企业两项资金居高不下,占企业流动资金比重高达60%,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束缚企业进一步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效益。(1)劳动力成本相对提升。外资企业劳动力管理相对比较好,《劳动合同法》出台对外资企业总体影响不大,但对一些中小劳动密集型、季节型强、人员流动大的外资企业,影响还是较大的。调查显示,21%的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劳动力成本提升约10%。(2)土地供需矛盾和用地成本上升的影响。湖州某县全年预计用地需求总量约为7300亩,而今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2400亩,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要求。今年以来土地使用税的大幅调高,土地使用成本加大,特别是外资企业从不需要征税,一下调整到需要缴纳较高的土地使用税,成本压力很大,34%的企业反映土地使用税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较大。(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