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IT新闻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IT经理世界:黄光裕与市场演进
2009-05-05
2009-3-5 11:12:33 文/《IT经理世界》杂志 出处:《IT经理世界》杂志 -->   近几个月来,商界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就是黄光裕被拘。虽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结论,但这位商人涉及的指控实在太多,有些猜测也得到了官方的证实。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这颗商界明星已经陨落。  说来奇怪,对于黄的出事,我很早就有预感,虽然我的两个理由有点“八卦”。其一是2002年黄在北京开发并参与管理的小区发生了一起暴力事件。当时,开发商/物业和业主间的纠纷很普遍,业主被偷袭的事也不新鲜,但那起事件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手段之凶残,媒体的形容是“令人发指”。其时,他的家族生意做得已经不小,但他还是习惯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其二,江湖上一直传他好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事实,但我相信,一个嗜赌的人很难有足够的耐心经营一门常规的生意,特别是微利的家电零售生意。  当然,我这样说绝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事实上我甚至感觉有点惋惜,因为我很钦佩他的商业才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黄倒下了呢?是他的“有三分把握就去做”的风格?还是民营企业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他是一个寻租猖獗的制度环境的牺牲品?还是仅仅就是一个商界的道德堕落者?  我想,这里的答案一定很复杂。但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1986年创业的黄光裕最终没有能够适应中国变化迅速而复杂的商业环境,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一点,他的能力显然不如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创业的柳传志、张瑞敏和王石(他们都是在1984年创业的)。当然,这三位都是商界出了名的有“道德底线”的人。  我曾经学过几门管理学课程,印象最深的就是“企业环境与战略”。理论上说,大多数企业有了战略之后就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况,除非企业运行出现异常,否则总是倾向于沿着既定路线前进。这就意味着过去经营的成功往往会为未来的失败埋下种子,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战略上的“以不变应万变”也会使企业丧失反应的能力。所以,世界是变化的,身处变化环境中的企业也要随时调整自身。换句话说,当代的企业领导人要有变革管理的能力。  由此,我联想到《IT经理世界》自身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份杂志已经跻身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列,非常值得骄傲。但不可否认,杂志身处的环境也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新媒体的涌现,读者口味的变化,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等等,对传统媒体适应变化的能力开始构成极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别无选择,与其作为被动变革者而随波逐流,直至被淘汰,还不如以积极变革者的姿态大胆迎战,闯出一条新路。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曾经多次拜访过联想、海尔和万科,对三位创始人的一些话记忆犹新,可以作为《IT经理世界》迎接新挑战的指导思想。  在勇于变革方面,我喜欢柳传志的一段话:“有一段路不知道好不好,先要踩踩实,但确认后就要猛跑,该踩十步的多踩就耽误了”  在服务意识方面,我觉得张瑞敏讲得很精彩:“企业如果有神的话,就是用户。谁能够满足用户这个‘神’的需求,‘神’就会亲近你。”  在责任感方面,我认同王石的观点:“万科首先要洁身自好,但这还不够,万科还应该成为企业公民。”  的确,只要我们有了变革的勇气,不断培育服务读者和客户的能力,并坚守媒体的责任感,我相信《IT经理世界》就有可能在新的十年里延续以往的辉煌。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网友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相关链接
    ·电击治疗网瘾受疗者称遭虐待 卫生部发文叫
    ·网瘾治疗有四大流派 月收费从五千到上万不
    ·传富士康深圳工厂已量产iPhone中国版 代号9
    ·联通年底前引入3G版iPhone
    ·中国版苹果iPhone送测泰尔实验室
    ·英特尔二季度净亏损3.98亿美元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加速推广 兼容中国标准
    ·基站进楼遭漫天要价:20平米租金40万
    ·中国移动未来3年内将在农村投资700亿
    ·3G牌照发放和3G业务增长带动电信人才需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