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摩尔定律准时终结 科技历史将重来? |
2009-05-05 |
|
2005-1-31 10:45:00 文/ 出处:CNET科技资讯网 1月31日国际报道 要上高中时,我和我的兄弟诉讼父亲的友人,我们打算一起加入摔角队。
“高尔夫或滑雪比较好。”他这么建议。“你这辈子往后都用得到。”
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但最近我在想:如果摔角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改变了呢?
比如说商务会议好了。你可能会看到头戴着保护盔、穿着摔角衣的人士穿梭在五星级大饭店里。“议程修正。羽量级比赛现在改到东厢房。” 广播系统如此通知与会者。Steve Ballmer 或Linus Torvalds──谁不想看看他们干脆用武功一决高下就好了?
事实上,如果当时一些事件或趋势只要有所不同,整个科技产业的历史可能就要完全改写。以下就是一些可能的范例。这可能不是最详尽而绝对的,所以相当欢迎表达个人的意见或批评。
如果摩尔定律准时终结?
摩尔定律(Moor's Law)宣称,芯片商每隔两年可以让特定大小的芯片内晶体管数加倍。虽然目前有人预测摩尔定律将在2021年走到尽头,但许多人却认为,因为平板印刷术的限制,将提早结束。而这条定律的发明者Gordon Moore当初一度认为,该定律会在1 微米(micron)工艺芯片时失效(也就是在1991年时);然后又改口会在250 纳米(nanometer )工艺(出现在1997年)。
如果高登摩尔当初说对了,那么现在消费者对于一些科技产品的期望──性能更高,功能更强大,还要更便宜,可能就要慢慢等了。手机可能长得像砖块一样笨重,而且还没有相机功能;电脑厂商努力要设计的是2000美元以下的笔记本电脑。而Google和雅虎呢?可能就成为国防部的专案了。
更糟的是,可能我们这些靠科技产业吃饭的人全都要到别的地方去凉快了──因为产品的替换周期,也就是带动科技产业营收与提供工作机会的动力,就要变得很漫长而无力。现在人们会买新电脑,并非旧的机器已经用坏了,而是新东西比较好。
“硅太耐用了。东西明明都还好好的,大家就急着丢掉再买个更新的。”VLSI Research 的Dan Hutcheson 在他的“芯片内幕”(The Chip Insider)电子报内如此写道。
真希望,硅的替代品能准时到临,好让产业还能保有这种动力。
如果苹果电脑授权PC厂Mac OS
如果苹果电脑当初授权给电脑厂商可以将Mac 操作系统内建到他们的电脑里,照理来说,操作系统市场才会有良性竞争,微软就不会有如此为所欲为的垄断势力,而电脑的安全问题可能也不会如此严重了。
不幸的是,事情却不是这么发展。苹果有许多的竞争武器,但往往都缺乏组织和愿景──古希腊的雅典(Athens)在伯罗奔尼萨战争(Peloponnesian War )里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家Mac 电脑的制造商错过了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但之后又自行发展了eWorld在线服务。而部分苹果校友则投靠了风光一时但终至没落的Live Picture、Be,以及Cidco ──对于企业菁英来说实在不是相当光耀的角色。
苹果的外交手腕也不是相当高明。电脑商和软件开发者可能不见得会喜爱微软,但是很多都也都领教过苹果的“排头”(特别是那些被苹果排除在教育计划之外的电脑商)。
操作系统的授权可能给苹果一个相当不错的营收来源,可能让苹果躲过1990年代中期所遇到的危机,关闭了与Next合并的方便之门,Steve Jobs也不会回来,连带iMac的问世,以及iPod就别提了。许多苹果迷也比较不会觉得公司曾一度误入歧途。
如果IBM 不准微软授权
IBM 开始让微软销售操作系统给第三方厂商之后就丧失了PC世界的掌控权。这项合同内容的细微差异,造就出康柏电脑(Compaq)与Packard Bell两大电脑厂。
更重要的是,还造就了亚洲的代工厂,如宏碁(Acer)──进一步让日本以外的亚洲大陆得以发展出科技产业。然后又让中国与印度的企业得以掘起──这两个国家接着在无疆界的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
如果IBM 当时没这么做,PC可能就缺乏标准,可能进一步的让消费与商用的电脑百家争鸣而无法兼容。
所以,如果当初IBM 没有走这一条路,你现在就不用担心外包这种事会威胁到你的饭碗。但你也可能变成用法国Minitel 机器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Larry Ellison 开的是RV休旅车
游艇,日本艺术迷,三不五时上法院──如果没有这些特质的话,甲骨文首席执行官Larry Ellison 实在和一般人一样平凡无奇。他的员工也几乎都跟他有类似特质,推动着这家软件公司不断进步。
这些特质造就了甲骨文的成功,但很吊诡的是,这也造就不少甲骨文的死对头──Salesforce.com、Siebel Systems,以及之前的PeopleSoft,这些公司都是由不满甲骨文而辞职的“校友”所创办的。看来Ellison 当年只要给员工多点“爱的鼓励”,把这些人留在公司里,他早就达成当个全世界首富的梦想了。
就许多方面来看,科技业的历史是由一群不满自己工作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例如,据说晶体管的先锋William Shockley对待员工过于刻薄,造成了“八家将”(Traitorous Eight,反判八人组)从Shockley半导体公司出走至Fairchild 半导体。接着管理团队的改变再加上股票选择权不够,而让Fairchild 的员工出走创办了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英特尔、AMD,以及现在的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