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重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重庆万州获准扩城 2015年中心人口将达百万
2011-03-17

万州[WanZhou]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

  万州[WanZhou]将成为成渝经济区

  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

  万州[WanZhou]四大定位

  ○重庆第二大城市

  ○三峡库区经济中心[ZhongXin]与开放门户

  ○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

  ○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

  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万州[WanZhou]城市总规修改方案,到2015年,中心[ZhongXin]城区[ChengQu]人口约100万,建设用地[YongDi]100平方公里;2020年左右,中心[ZhongXin]城区[ChengQu]人口约130-150万,建设用地[YongDi]约135平方公里

  据重庆日报消息 昨日,市长黄奇帆在结束了全国两会的各项议程返渝后,旋即主持召开市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重庆市万州[WanZhou]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年修改方案》。按照该规划,到2020年,重庆市将把万州[WanZhou]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文明、富有历史传统文化、独具三峡平湖风貌的现代化城市。

  从四个方面进行定位

  万州[WanZhou]作为重庆“一圈两翼”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超过2003年万州[WanZhou]城市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及增速已在重庆六大区域中心[ZhongXin]城市中排名第一。但从城市发展要求来看,存在居住用地[YongDi]比例偏高,公共设施用地[YongDi]不足,旧城区[ChengQu]密度过大,人口和设施过于集中,交通及环境压力很大等问题。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把万州[WanZhou]建设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万州[WanZhou]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又批复万州[WanZhou]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对万州[WanZhou]发展提出了提档提速、扩容增量的目标和要求。

  修订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万州[WanZhou]定位为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ZhongXin]与开放门户,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心[ZhongXin]城区[ChengQu]人口规模约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YongDi]规模约100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左右,中心[ZhongXin]城区[ChengQu]人口规模约130-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YongDi]规模约135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YongDi]90平方米左右。

  城区[ChengQu]总体布局结构确定

  按照规划,万州[WanZhou]中心[ZhongXin]城区[ChengQu]将形成“一江四片,一主两副,九大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中心[ZhongXin]城区[ChengQu]主要向南北方向发展,适时向东西方向发展。南部拓展区主要集中在高峰地区,为万州[WanZhou]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园区;北部拓展区结合高铁站形成客运枢纽,发展商务、市场、旅游服务等;东部拓展区以发展高新产业为主,引导教育科研与高新产业互动;西部拓展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编辑:SN002)
     相关链接
    ·作坊回收过期阿胶加入烂皮鞋熬制后出售
    ·韩国小伙俄罗斯姑娘重庆订婚 谈恋爱用中文(
    ·重庆万州获准扩城 2015年中心人口将达百万
    ·重庆部分超市出售鳄鱼肉每斤超百元(图)
    ·重庆缙云山三月飘雪 积雪最厚达10厘米(图)
    ·父亲张贴启事寻找营救溺水儿子陌生人(图)
    ·男孩查出患糖尿病当天母亲离家出走
    ·35岁公开招录干部上任1年收礼8次
    ·沪渝高速重庆段遭遇大雪6小时积雪6厘米(图)
    ·夫妻假冒富婆借种生子诈骗被刑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