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新疆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公交乘车涨价:以改革的名义 儿童也承担成本?
2009-04-30
尽管此次公交票价的调整,并没有被最终确定,但已在“月票族”中产生强烈反响。消息发出后,本报热线电话响个不停。“月票族”们对月票涨价提出异议的同时,也对月票改革提出了建议。 □反对声 提供公益服务是义务 徐荣(机关职员:月收入1100元左右)乌鲁木齐市民的收入与内地一些城市居民的收入比较存在很大差距,但最基本的生活支出却一点也不比其他城市低。一个城市公用事业的定价必须要顾及到整体收入情况,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只要公交企业继续无偿占有营运线路、享受政府补贴和有所倾斜的政策,那么他们就有义务向市民提供公益性服务。 涨价后10%的工资坐了车 吴女士 (新疆农业大学职工、月收入 1200元左右)45元的IC卡月票可以乘坐市内大部分线路的公交车,这对于常坐公交车的市民来说无疑是政府福利的一个重要体现。 如果涨到0.9元一次,那按我一天坐四次车算,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工资都要用来坐车了,这个负担太大了。听听最基层的意见 李华(学生、无收入)本来我们学生就不赚钱,乘车涨价了,负担只会落到父母身上。 我现在上学,学费、家教、各种各样的教辅材料、工具费已经花了家里不少钱,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如果涨价成定局,那我家里的经济就会更紧张了。 如果乌市要取消这样一个“有利于民”的政策,应该更广泛地听取市民意见,召开相关听证会,就应更多地吸收最基层的市民代表。 □质疑声 听证会前公告了吗? “既然是听证会,那么就应该本着公开化、透明化的原则进行。可为什么在听证会召开之前,市民们一无所知呢?为什么听证会之前不搞一个公示呢?”昨日,几乎有三分之二打通热线的市民都表示了这一疑问。 退休职工潘先生直到12月5日,才通过媒体得知次日相关部门要召开公交IC卡月票听证会。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不可待地翻读有关听证会的消息。 他说:“我认为这个听证会不像个听证会,倒像个发布会,通知大家注意,不久以后月票卡停止使用了!消费者代表如何产生? “消费者代表是如何产生的?既然是代表消费者,为什么不预先公布其身份以便市民监督?”张女士是位很较真的读者,当她了解到某些消费者代表在听证会上的观点后,就将电话打进本报,询问有关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和联系电话。 她认为,消费者代表应由消费者自行选举产生,并且应该考虑基层群众,如果消费者代表是由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士指定的,那他们的发言就应该是无效的。扭亏为盈只能靠涨价? “既然公交公司连连喊亏损,那政府为什么不能打破这种行业垄断,让社会资金参与公交行业的竞争呢?” 不少市民认为,某些代表表示月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予以取消,那么公交公司也应该摆脱计划经济的体制。既然公交公司连年亏损,那么政府就应该考虑引入竞争机制,这样才有利于首府公交行业的发展。 而市民郝先生则认为公交公司亏损的说法含有水分:“现在不少营运线路上也有社会中巴,但为什么他们能一直坚持营运而不会产生亏损呢?”□建议声 鼓励竞争 拍卖部分公交线路 “为什么不能打破公交行业的垄断局面,引入竞争机制呢?”市民张先生表示,他就喜欢坐小中巴车,尽管中巴车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它们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也是公交车不能比拟的,但很多线路上却没有它们的身影。 他建议,政府应考虑在城市交通上引入竞争机制,应该借鉴内地城市经验,拿出部分公交线路来拍卖经营权。 老年人免费乘车应由政府承担 老人优惠乘车的确会导致公交企业成本的增加,政府应该实行政策倾斜或补贴,但不少市民认为,这部分费用不应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公交出行是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支持,除了补贴之外,还应该给予政策倾斜。老人免费乘车是好事情,如果企业对于老人免费乘车产生的负担难以承受,是否可以考虑由政府进行补贴呢?整体票价应该下调 对于成人持月票乘车多少钱一次合理,市民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涨0.1—0.2元还可以接受。 “如果一定要涨价,那么也应该考虑一个度。每人每次乘车多交1毛钱,全市人口算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另外,如果月票真被取消了,那么整体票价是不是该降一两毛钱。”不少市民如是提议。 (据新疆都市报 作者 李敏燕 郭倩) 城市公交:步履维艰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公共汽车穿行的城市会怎样?  如今,首府的公交车不仅变漂亮了,而且线路更多了。市民们在处处感受方便的同时,恐怕很难了解城市公交背后难以说清的东西。一言以蔽之,用“不堪负重”很能说明今天的首府公交。探询一下也许能让我们明白更多。 价格与价值背离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收不抵支,导致企业负债日益增大。根据乌鲁木齐公交公司IC卡系统反映的数据,结合企业运营总收入、总成本测算表明:2002年保本点票价为0.87元/人次,而实际票价收入为0.85元/人次;2003年保本点票价为0.94元/人次,而实际票价收入为0.87元/人次;2004年保本点票价为0.88元/人次,但因2004年12月政府将老年人免费乘车年龄放宽至65周岁,加上燃料价格持续上涨,致使2005年保本点票价达到0.93元/人次。2002年至2005年5月企业累计亏损3353万元。  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总亏损8565万元,负债总额达21606万元。目前,公交总公司的经营收入集中保证职工工资和燃料开支,其他开支项目严格控制,以至于材料欠款不断攀升。公交总公司为维系正常的生产,公司33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只发放80%工资。运行成本不断上升  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的增长是公交运营成本大幅上涨的因素之一。  以燃料为例,90号汽油,2002年价格是1.875/升,2005年6月为3.502元/升,上涨了86.77%;天然气,2002年1.55元/立方米,2005年6月1.87元/立方米,上涨了20.6%。公交车燃料成本由2002年的0.15元/人次上升到2005年的0.187元/人次。为改善乘客乘车环境,仅冬季供暖一项,公交总公司就增加燃料支出114万元。公交总公司今年因燃料价格增加成本超过了2500万元,燃料支出占成本30%的比例。  随着钢材、橡胶价格的上涨,汽车零配件的价格、汽车轮胎价格也大幅度攀升。  此外,水、电价格的上调,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支出。公交总公司为保证给各族乘客提供优美、舒适、洁净的乘车环境,每天对车进行清洗,尤其是冬天,为保证早班车准时发车,要提供热水,仅此一项就增加费用近百万元。  为适应城市外延的需求,自2002年以来,乌市对部分公交场站进行了迁移,共迁移、新建站点9个,总投入9318万元,其中公交总公司自筹资金6498万元,这也挤占了企业发展基金。 资金匮乏制约企业发展  随着乌昌经济一体化及周边城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及市民强烈呼吁公交企业加大运力投入,购置“大容量,大客门,绿色环保”的城市客车。但是,2004年受国家金融政策调整,金融机构压缩信贷规模,造成公交总公司购车资金没有融资渠道。截至目前,有270辆车报废停驶,788辆车接近报废期,造成部分线路车辆状况老化、运营车辆紧张,运行间隔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出行。  公交职工为保证乘客的出行,披星戴月,起早贪黑,夏天顶酷暑、冬天冒严寒,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但工资待遇却低于社会平均水平。2004年企业人均工资1100元/月,比全市社会人均工资1564元/月低464元,比市企业平均工资1650元/月低550元,低于自治区平均工资107元。到目前,企业欠职工福利1559万元,无法兑现。公交职工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经调查,有2596人租房、与父母同住、无住房,有99户居民住在危房中。现有的企业效益、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无法吸引掌握新技术的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来公交企业工作,职工队伍得不到有效的充实,在客观上制约和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背负沉重的社会负担  根据公交总公司IC卡系统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9月,成人优惠卡12万张,学生卡11.7万张,老年卡13.7万张。自2002年至2005年5月,公交总公司承担社会公益性损失15407万元,减去市财政给予的补贴700万元,公司内部承担社会公益损失14707万元。自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自治区124号主席令“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到目前为止,公司承担老年人免费乘车损失由以前的689.86万元/年增至2200万元/年,加剧了公交的社会负担。除了老年卡、成人优惠卡、学生卡承担的社会公益损失外,还承担残疾人享受免费乘车等公益性任务。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公交总公司先后向银行贷款近1.4亿元,逐步更新车辆1271台,极大地美化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市民的乘车条件。2004年,公司以成本管理为核心,改变“粗放型经营”,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可控成本的控制,材料和车间保修费总体下降12%,节约成本500余万元;在管理费用方面,通过主副剥离、转岗增效,分流机关二三线人员达700多人,辞退了所有临时工人,压缩了办公公务车,水电,维修等可控费用。但长期的公交价格与价值的相背离和日益增长的巨大包袱仅靠企业自身挖潜已无法摆脱困境,况且企业内部挖潜空间是有限的。(据新疆日报 作者 阎静 张超)
     相关链接
    ·“中国葡萄之乡”吐鲁番为自产葡萄贴上原产
    ·抗震救灾附捐邮票在新疆发行
    ·新疆文化工作者情系灾区
    ·新疆书画界义拍名家书画43万善款捐灾区
    ·新疆抗震募捐明信片周六乌鲁木齐首发
    ·首届新疆舞蹈节进入倒计时
    ·《张昆元摄影作品选》画册出版
    ·郎朗激情奉献乌鲁木齐市观众
    ·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筹备就绪
    ·新疆环保系统举办第三届青年环保论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