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天津GDP增长15.1% 产业结构更加均衡 |
2009-06-11 |
|
专题报道: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方网消息(记者刘雁军):记者从1月2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7年,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全市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tujian.org
|
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tujian.org
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2007年,本市经济在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1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22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2%。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204.33亿元,比上年增加278亿元,增长30.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40.13亿元,增长29.6%,增幅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三产业增长结构更加均衡
tujian.org
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89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工业增加值2668.95亿元,增长17.1%;建筑业增加值222.38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4.09亿元,增长14%。二、三产业增速差由上年的6.6个百分点缩小为2.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结构更加均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工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产值突破1万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44.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2%;工业总产值达到10075.07亿元,增长20.4%。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活跃,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4%和22.9%,均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5%和41.1%。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86.62亿元,增长25.5%,占到全市工业的56.2%。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比重提高。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增速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0.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5.14亿元,增长16.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5.77亿元,增长11.2%;金融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16.9%;房地产业增加值182.32亿元,增长6.3%,其他服务业增加值723.08亿元,增长17.9%。全年全市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86.07万人次,增长39.5%,机场货邮吞吐量12.51万吨,增长29.2%。邮电业务总量299.25亿元,增长32.5%。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势头强劲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开发开放形成新的热潮。全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4.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7.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汽车、冶金、机械、石化、医药和食品等支柱产业带动下,新区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6282.83亿元,增长20.8%,占到全市工业的62.4%。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完成1152.64亿元,增长33.4%,快于全市增速4.3个百分点。新区利用外资仍为全市主体。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76.68亿美元,实际到位39.24亿美元,分别增长24.1%和17.3%,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66.6%和7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新区成功举办了“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获准成为全国保险改革试验区。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际保理、金融租赁、外汇意愿结售汇等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维斯塔斯风力发电、SEW精密机械、中集集装箱等6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国内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东疆保税港区,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运作。滨海高新区、空港物流加工区、临港工业区、开发区西区等建设步伐加快。中新生态城落户新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区位优势发挥更加明显,服务辐射功能显著提高。全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1290亿美元,增长26.6%,增幅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货值占到56.9%。港口吞吐量超过3亿吨,达到3.09亿吨,增长20.1%,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0.2万标准箱,增长19.4%。随着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工程的竣工,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机制的建立,电子口岸的开通,新区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tujian.org
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活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本市“三个层面”经济加快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本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合同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全年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15.19亿美元,增长42%,实际到位52.78亿美元,增长27.8%,分别比上年加快31.2个和3.7个百分点。三区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开发区、保税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合计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到位额分别占到全市的63.8%和60.8%。区县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12个区县合计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到实际位额分别增长1.1倍和35.8%。服务业成为外资集聚的重要领域,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到位额分别增长56.9%和83.8%,占全市的比重首次双双超过50%。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际利用内资超过600亿元。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612.05亿元,增长41.7%,增幅比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服务业利用内资势头强劲,比上年增长了61.9%。滨海新区和各区县利用内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8%和43.8%。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资金大量涌入,合计占到全市的87%。民间资本是利用内资的主体,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64%。
tujian.org
新增贷款超过1000亿元。在本市开发开放强劲势头的吸引下,尽管央行连续提高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存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金融机构对本市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43.83亿元,增长20.8%,比年初增加1087.53亿元,是历史上新增贷款最多的一年,其中中长期贷款占到68.6%。存款余额增长较快,储蓄存款出现分流。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42.07亿元,增长20.6%,比年初增加1377.8亿元。2007年在股市活跃、消费增加的作用下,储蓄存款出现分流,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165.17亿元,比年初增加249.66亿元,比上年少增加96.39亿元。
tujian.org
消费与投资共同发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投资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增幅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7.66亿元,增长30.3%,农村投资160.97亿元,增长14.9%。工业投资938.44亿元,增长35.9%,其中能源工业投资384.28亿元,增长37.1%。服务业投资占主体地位,完成1258.85亿元,增长25.3%,占到全市城镇投资的56.5%。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完成722.06亿元,增长39.3%,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为32.4%。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05.3亿元,增长25.6%。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京津城际铁路全线铺通,天津站枢纽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地铁二、三、九号线建设全面提速,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竣工,京津塘复线、津蓟延长线等多条高速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tujian.org
消费需求明显升温。随着收入的提高和财富效应的显现,市场需求更加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0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为近十年来最高增幅。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8.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8.6%。建筑装饰材料、汽车、家用电器、化妆品和金银珠宝呈现购销两旺态势。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29元,增长14%。其中人均衣着支出增长18.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9.9%,交通通讯支出增长1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业和收入快速增长促进民生改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全市新增就业33.37万人,增长13.2%,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45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99.2万人,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3.6%,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637.84亿元,增长20.3%,人均劳动报酬32636元,增长18.1%,增幅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57元,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52元,增长10.2%。与2000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了一番,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人均收入增长目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