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往往容易形成尖锐的矛盾,如
何解决好这对矛盾,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前不久,全省城管队
伍建设交流培训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咸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局文明执法的事迹和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该局2006年12
月成立以来,坚持开展“树文明新风、让人民满意”活动,教育干部
职工牢固树立亲民、爱民和执法为民的管理理念,较好地解决了城市
管理中的难题。
该局认真破解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和谐的执法环
境。他们建立了服务与执法、教育与控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要求执
法人员做到“无情执法,有情操作”,营造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良
好环境。对繁华市区占道经营的零散摊点,他们采取引导各占道经营
户、零散摊点“进门店、进居民住宅小区、进市场”的措施进行规范
经营。去年5月,咸阳市出现七八十藏族个体户在人行道上摆摊设点,
影响了交通和市容。执法人员没有采取简单“赶”的办法去处理,而
是给藏族朋友写了一封信,翻译成藏文,印发给他们,说服他们改变
经营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年初,郑西铁路咸阳城区段改造
拆迁工程开工后,文汇西路瓜果市场内80多户经营户一时失去了固定
的经营场所,全部涌到附近的文汇西路、惠民路等路段占道经营,秦
都执法队多方为他们协调,后在“沁园春超市”腾出一块场地,使这
些经营户得到了妥善安置。
对那些影响市容市貌,群众又确实需要的修鞋、修伞、修理自行
车和修配钥匙的摊点,他们本着“科学、便民、和谐”的原则,划定
经营区,合理设置便民摊点,实行遮阳棚、货架、地板革、垃圾桶及
着装等经营设施“五统一”,改变了因这些摊点导致的散而乱、乱而
差的市容状况,既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又维护了市容的整洁。四
川省绵阳市农民杨辉,地震后来到咸阳靠修鞋为生,但却苦于找不到
一个合适的摊点,秦都执法队派专人帮其联系了一处门面,使他安心
做起了生意。一年来,该执法局主动与工商、市场物业和有关街道办
协调,为残疾人、下岗职工提供经营空间56处,吸纳零散摊位347户。
这个局积极推行人性化执法,出台了执法“四不罚”:即对农民
进城销售农副产品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不予处罚、对初次违反城
市管理规定的小商贩立即改正者不予处罚、对残障人员及下岗职工违
反城市管理规定不予处罚、对为公益事业违反城市管理规定不予处罚。
除此,还慎用罚款种类的行政处罚,对有几种处罚种类的不先使用罚
款的处理方法,在群众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去年3月,执法局得知
渭阳西路街道办残疾人宋国汉因不满拆迁赔偿规定,拒不搬迁其在人
行道上开设的废品收购站时.在派两名执法人员做其思想工作的同时,
还为他协调筹措了3200元搬迁补偿,帮他寻找了一处新的经营场所,
让宋国汉深受感动。
为了及时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急、难、险问题,该局设立了“
12319”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一年365天不断线,并对市民公
开承诺:市区突发事件30分钟到现场.市容环卫问题在3个工作日内解
决,一般问题在10个工作日内解决。今年9月21日晚.西北国棉二厂张
师傅向“12319”指挥中心投诉:生活区操场每晚8时至10时30分的演
出,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希望执法局协调帮助解决。指挥
中心得知后.很快协调解决了这一问题。自“12319”城管热线开通以
来,他们累计接到群众投诉5850个,受理及时率达90%以上,市民满
意率达98%。
(本报记者 卓九成 杨月清 本报通讯员 王 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