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陕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2咸阳环保:拼搏中崛起 奋进中辉煌
2009-04-30
——咸阳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纪事   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右一)和咸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效民( 右二)深入渭河流域咸阳段生态治理工程现场

  咸阳市市长庄长兴(左一)在咸阳市环保局局长许忠信(左二) 的陪同下视察渭河湿地治理工程

运行中的东郊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工程   咸阳环保,发展中充满跌宕起伏的戏剧性。   2000年,当憧憬绿色的咸阳人豪情满怀地跨进世纪之门时,迎接 他们的却非鲜花,而是省政府一纸冰冷的通告:全省环保联评,咸阳 位列末尾。   但当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了八、九圈后,全省再次“联评”,咸阳 又奇迹般地荣登榜首。   回眸曲折历程,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市长庄长兴深有感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只有不断付出,才有源源不绝的回 报。”  重拳出击打出的清澈河流   2002年9月19日,咸阳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了“创建国家环保模 范城市动员大会”。这次不寻常的大会,将建设环境友好型咸阳的活 动及时推向新阶段,使绿色文明再上新台阶。   回朔8年前,举步维艰的“蓝天、碧水、绿色、宁静”四大工程, 犹如雪上加霜。一批“排污”大户还未来得及整治,一大批在“一控 双达标”治理中留有尾巴的“十五小”、“新五小”却出现“反弹”。 那一年,武功县被列入关门、停产名单的17家造纸企业死灰复燃,秦 都、三原、泾阳等县区明令禁止的土炼油、小炼钢和采用化学制浆工 艺的造纸厂纷纷点火投产,这分明是向咸阳环保公开挑战!   事态在市“创模”领导小组部署的“集中整治”中出现转机。被 誉为绿色风暴的“集中整治”战役打响了。那几天,有关领导亲自督 战,执法人员从容上阵,爆破专家审慎“作业”。只听一声一声闷响, 那些祸害一方的“车间”顿时变成废墟。挖掘机、铲车霍霍上前,亵 渎绿色文明的“工厂”立马被夷为平地。仅仅3天,先后有13家“企 业”的黑心老板闻到了硝烟的浓烈,尝到了“土坦克”的厉害,“集 中整治”首战告捷,但咸阳并没就此罢手,事后,对“反弹”事件负 有一定责任的14名科级干部给予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   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并震慑了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不法行为,有效 地遏止了向泾、渭两河肆意排泄工业废水和市区空气质量继续下滑的 局面。随着环保创模的不断深入,市上又及时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 城市”的活动。两个“创建”,双管齐下,全市顺理成章形成了“大 环保”的工作机制和格局。   强大的兵团作战,大显威力。几年来,咸阳市共关闭大小造纸企 业182个,关闭重点污染企业12家,让境内的7条河流,5条已经开始高 唱汩汩的清澈之歌,仅此,每年减少COD3.4亿吨。   当千年古都雷厉风行地开展“双创”,并且创造出一个个绿色辉 煌的时候,和咸阳结为“姊妹城市”的美国罗切斯特市的朋友们,关 注着中国咸阳,希冀这里在环境保护上尽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并准备随时伸出友谊之手。   于是,罗切斯特市——咸阳市友好关系委员会主席迈克·康尼夫 先生来到咸阳。   在东道主安排下,康尼夫游览了咸阳湖,参观了市区的绿化工程 和环境监测站,还特意观摩了污水处理厂。在阵痛中崛起的新咸阳, 给这位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朋友,留下了什么印象?时任市长的千 军昌与远方的贵宾热烈话别时,自诩为“中国通”的康尼夫兴奋得手 舞足蹈。交谈一进入环境保护的话题,竟然在英语中夹杂着生硬的汉 语叽里咕噜地侃起来。翻译赶忙道出了他的意思:你们创造了奇迹, 环境建设走在欠发达地区的最前列!    令人揪心令人振奋的“292”   “创模”对“蓝天工程”的要求几近苛刻,一道硬坎儿令人望而 生畏:市区的空气质量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必须大于292 天。早在“创模”之初,咸阳市就投入巨资建成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系统,及时准确地监测着空气质量的变化。那次动员大会之后,尽管 咸阳市大干第四季度,但年终盘点,蓝天仅98天!又奋斗了整整一年, 也才达到180天!而这180天却有一番因焚烧玉米秸秆导致浓烟威胁咸 阳机场飞机飞行安全,惊动了温家宝总理和后来因“禁烧”有力又受 到嘉奖的非凡经历。   292天!在折磨人,也在考验人!   “双创”的旌旗猎猎飘扬,老百姓企盼着更多的蓝天。咸阳市以 超凡的魄力将突破这一目标的时间安排在2004年。这将是“蓝天工程” 的决战年。   几年前,陕北天然气直贯关中,为全市“气改”提供了理想的清 洁能源,且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市区林立的大烟囱、燃煤锅炉和郊区 的火电厂、焦化厂、施工工地以及石灰窑等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天空释 放着种种污染物。听着市民尖刻的声声埋怨,咸阳市委、市政府决心 再打一场“蓝天工程”的总体战。他们采取了四项“扫黑”措施:一 是要求大唐渭河电厂、咸阳焦化厂限期改变煤烟污染;二是加大拆除 市区燃煤锅炉力度,全面推行“气改”;三是强化治理汽车尾气;四 是坚决控制扬尘。雷厉风行的“扫黑”行动,见效最快的当数拔除黑 烟囱和关闭白灰窑,而盘卧在东郊的两个“黑老虎”仍旧巍然不动。   诞生于文革后期的陕西焦化厂,先后投资上亿元,生产能力的峰 值达到过年产20万吨机制冶金焦的巨大规模。落后的捣固焦干留工艺 从第一次点火便向世人宣告:以煤产焦的工厂,是个火与烟、粉尘与 焦油的世界!   在汉高祖刘邦长眠的长陵脚下,还坐落着一个共和国电力工业的 宠儿——大唐渭河电厂。高耸云端的烟囱和气势非凡的冷却塔,目空 一切地炫耀着自己的高贵。然而,它吃煤,吐烟,拉渣,每年数百万 吨的煤耗排出了上百万吨粉煤灰和数万吨二氧化硫。从上世纪末以来, 因烟尘之祸,几乎每年都得给市区两级人代会增添一份议案。苦于资 金无着,“减排”的脚步迟迟不能迈出。   时到甲申,市环保局亮出的“黄牌”,将“宠儿”和“弃儿”一 对“黑脸”弟兄同时逼进了“死胡同”。   转折在这里发生。   大唐渭河电厂筹集2000万元,完成了技改工程,有效控制了烟尘 排放;焦化厂也只能在利益的天平上向绿色倾斜,终以“停产保炉” 的手段达到了当时的“减排”目标。2004年年末的几天,是让咸阳人 铭刻在心的几天。12月20日,当把咸阳和北京环保总局连在一起的环 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上显示出当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气已达288天 时,咸阳环保人心悬起来了,大家掰指一算,要突破“292”,在最 后10天中只少还得夺回5个“蓝天”。   监测仪上的数据跳着,大家的心绷着。成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 难耐的10天之中!铁下心的咸阳环保人,顶着严寒,一如既往地奋战 在第一线,又一批公交车、出租车燃油改型,林林总总的施工工地也 被采取了更加严密的防尘措施……可是,一连4天,监测仪却天天和 他们“作对”。日历又撕去一张,有了转机!一连5天中竟然出现了4 个“好日子”。2005年来临的那一时刻,终于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292”突破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94天。   辞旧迎新,咸阳人的脸上绽出了灿烂,但没有陶醉。时任市长的 千军昌告诫大家:大气质量的改善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年的蓝 天天数是个变数,今后,只能超越,不能回缩。庄长兴任市长后,依 然坚持“只能超越,不能回缩”,继续有力地推动着绿色工程的发展。 这几年,伴随着“禁烧”工作的“升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已成 气候。尽管市财政不太宽裕,庄长兴和主管环保的副市长李效民仍然 千方百计地协调资金。去年一年,市上共给农机部门拨付专项和配套 资金850万元,连同上年,用于开展农作物综合利用的农机具补贴总 共投入1500多万元。每逢夏收,2000多台大型秸秆拣拾机纷纷开进田 间,一捆捆方方正正的麦秸捆码满地头,昔日蓝天工程的“克星”如 今成了赚钱的商品;每逢秋收,一台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奔驰在田野, 沉甸甸的玉米棒画出一道道圆圆的抛物线,欢快地跳进了宽敞的车箱。 接着,秸秆还田机、旋耕机依次而上,被粉碎的玉米秸秆急匆匆地投 进大地的怀抱,人们注意到,为了蓝天工程,市上领导千军昌、庄长 兴、李效民等一个个风尘仆仆地出现在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的现场, 竭尽全力地指导和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正当“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同步走向“形势大好”的时候,大 唐渭河电厂又一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那么动筋骨的“技改”, 委委实实地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淘汰品。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给这 里指明了两条道路:不是再建,就是关闭。   2007年仲春,大唐渭河电厂出出进进的陌生人格外多,他们和这 里的主人一道酝酿和筹划着电厂的新生。8月15日,被誉为陕西“第 一爆”的定向爆破要在这里进行。当省委常委、常务副省上赵正永一 声令下,2200发雷管顷刻间将76.9公斤炸药化为巨响,5秒钟之后, 双曲冷却塔歪歪斜斜地就地落卧。过时的旧厂房,随后亦被全部拆除。 一年后,投资数亿元的一座新的热电联产型电厂又巍然屹立在渭河北 岸,新厂装机容量较前增大了6倍,烟尘排放量接近于零,生产用水 全部采用回用中水,并且循环使用。同时,余热可向咸阳、西安两市 形成1300万平方米的采暖热源。   继2004年突破“292”后,以后的几年,年年都在创造着新的奇 迹。2008年,他们以305天的佳绩又一次刷新纪录。   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面对喜人业绩,深有感触:他说,不抓环境 保护的党委,不是为民所想的党委;不抓环境保护的政府,是不被人 民拥戴的政府;不爱护环境的市民,是不文明的市民!环境保护,没 有最好,只有更好!   提起咸阳的蓝天白云,咸阳市环保局局长许忠信有说不完的千言 万语:要把蓝天白云还给老百姓,就要拆烟囱,炸锅炉,关工厂,可 这要伤损多少地方和多少人的眼前利益!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支持下,我们还是咬紧牙,铁下心, 顶着巨大压力,累计拆除燃煤锅炉786台,完成餐饮业油烟治理361家, 关闭了2家水泥厂、2条水泥立窑生产线及咸阳秦能电力有限公司1、2 号机组;2008年底,又关闭了咸阳天成煤焦化有限公司。尽管因此受 到了各种恐吓和威胁,但为了人民利益,该出拳就出拳,绝不手软!    “干指头蘸盐”蘸出奇迹   千禧年的春夏之交,市上领导和新任市环保局局长的许忠信谈话 时,提出了大力推进碧水工程的设想,希望通过兴建污水处理厂在渭 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所突破。许忠信将议题很快上了局党组会。 沉甸甸的议题在党组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大家都知道,早在上世纪 九十年代初,市上曾有个在东郊修建一座污水处理厂的计划,项目已 经中、省批准,也预征了土地。但因投资过大,项目报告和它的相关 资料在机关沉睡了将近10年,而且,项目归属也在别处。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环保局不仅主动请缨,拿下了这个颇为艰 难的项目,还出了个“干指头蘸盐”的妙招。   嘲笑、讽刺扑面而来,有人放言“干指头能蘸出个污水处理厂, 小心把指头折了!”但咸阳环保人用“干指头蘸盐”妙招在东郊污水 厂运作的最终结局,让这些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一妙招,实质上就 是BOT,是一种在议定的期限内将经营权赋予投资方的合作方式。它 的优越之处在于由投资方建设,建成运营之后以达标水的出量获取回 报。而且,引资方操持着一定的主动权,并无管理上的过多忧虑。   极大吸引力的东郊污水处理厂招商公告面向海内外公布了!经过 了难熬的两年,谈判终在2003年6月尘埃落定。两年半之后,由广东 新晟环保投资公司投资1亿多元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东郊污水处理厂 终于建成。   旖旎的咸阳湖畔,滔滔渭河与陇海线的钢铁大道簇拥着一座占地 7公顷的花园式工厂。一条粗壮的水泥管道将城市污水送进厂区,在 采用生化处理(CASS)工艺的6组生化池中,经过培养和驯化的“工 程菌”勇敢地向自己的敌人——污水中的有机物发动进攻,污浊的臭 水,渐渐地变清变蓝。   2007年5月30日上午,燥热久旱的咸阳迎来了阵阵甘霖。省委书 记赵乐际打着雨伞走进了东郊污水处理厂。看了宽敞的中央控制室, 看过污水处理生产线,省委书记赵乐际说:我看过很多污水处理厂, 但像咸阳这样运营的还是第一家。关键是机制创新,这条路子要坚定 地走下去,BOT模式值得推广。   如果说,BOT是咸阳环保人在建设东郊污水处理厂迈出了成功一 步的话,那么,在西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上,他们就运用的非常得心 应手。   又是艰难的谈判,又是讨价还价,当谈判的僵局最终被千军昌打 破后,2006年6月6日,深圳蓝清公司在彩虹污水处理站的原址上破土 动工。   西郊污水处理厂占地4公顷多一点,规模比“东郊”小。姊妹俩 虽同出BOT一门,但技术内涵不同。它的工艺是:曝气生物滤池(BAF )。污水源及处理标准也不同,“东郊”是城市污水,处理标准是国 家一级B标准。而“西郊”有两条生产线,污水源既有来自城市管网 的污水,又有来自彩虹公司经过初步处理的工业废水,与之相对应的 系统(一)日处理城市污水6万吨,排放标准为国家二级;系统(二 )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排放标准为国家一级A标准。她的工艺标准和 “东郊”一样,都具有前瞻性:20年内“国内领先”,50年后不落后。   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西郊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营,又 一座现代化花园式工厂在渭河之滨展现出诱人风采。   至此,咸阳市的污水处理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以BOT方式招商 的县级污水厂一个个拔地而起,“东郊”和“西郊”的姊妹群不断扩 大。继礼泉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之后,先后又开工了兴平、乾县两 座污水处理厂,三原、泾阳、武功等县污水处理项目又相继招标。市 委书记千军昌和市长庄长兴对眼前的成绩并不满足。不久前,咸阳决 定:将BOT的形式一个不拉地推广到全市各县。对环保工作充满信心 的李效民副市长领衔督阵,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厂址一处处被确定, 为“县县开花”做好了铺垫。现在,不仅兴平、乾县污水处理厂的主 体工程竣工,市区南郊污水处理厂和全市其余各县的污水处理厂项目 全部开工,而且在污水处理厂庞大的姊妹群中又传出了产业链延伸的 喜讯:咸阳泾渭中水公司开始向大唐渭河电厂提供环保型生产用水。 当初,在规划、设计东郊污水处理厂时,就精心安排了一条由咸阳市 自行投资和经营的中水生产线。黑蟒般的城市污水在东郊污水处理厂 打了一个“滚”,又在中水厂再次“净身”,然后输入电厂,以无尽 的循环用水为国家的能源建设增光添彩。   循环经济链条的魅力   咸阳是能源大市,在泾河上中游分布着几十家各种经济成分的中 小型煤矿,数家百万吨级的大矿还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年开采量迅 猛攀升。轰轰烈烈的能源开发虽然创造了巨大财富,然而,泾河依旧 是倾泻煤矸石的天然场所。人们在为之振奋的同时,心头留下了挥之 不去的忧虑。那时,刚刚技改的一座燃煤电厂,尽管荣幸地享受着国 家“节能减排”的倾斜政策,但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源源不断的煤 矸石仍然消化不完。时刻关注着生态环境的千军昌、庄长兴等市上领 导不仅看到了这一幕,而且还注意到刚刚兴起的果汁加工业以及已成 气候的养殖业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于是,用循环经济打破这个环保瓶颈的战役惊涛裂岸般地打响!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千军昌兴致勃勃地先后走进了泾阳声威水 泥建材公司和冀东水泥公司,当从这两家公司得知他们积极响应咸阳 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将煤矸石、工业废渣、粉煤灰作为35.5%的水 泥原料后,千军昌欣慰地笑了。想想,咸阳全市水泥年总生产量已达 到1000多万吨,每年可使300多万吨“废物”成为生产水泥的“混合 材”,那是多么地可观!以往祸害一方的煤矸石、工业废渣、粉煤灰, 如今“循环”出人民币,“循环”出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不仅仅是水泥厂,咸阳的果汁厂也再循环。当果汁厂排出的工业 废水和发臭的果渣尴尬地嘲弄着朝阳般的新兴产业时,咸阳市以技改 为手段果断地扭转了这一局面。礼泉县的海升果汁厂,一年前进行“ 技改”,新建了一处污水处理站,生产用水实现了封闭式循环,又以 果渣为原料生产出优质配合饲料。两项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资源浪费 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海升”经验,在咸阳迅速推广,现在,全市15 家颇具规模的新老果汁厂个个都在循环经济上做出了大文章,实现了 生产用水的循环使用和废渣的综合利用,为建设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献出了一束绿色橄榄枝。   循环经济以无尽的魅力在各个领域不断地推进着。卓有成效的沼 气综合利用淋漓尽致地书写了农村能源建设的新篇章。今天的咸阳农 村,农民们已对秸秆、树枝等传统燃料、传统畜圈、厕所以及滥施化 学肥料嗤之以鼻,这一局面的改变,正是建起了生态型高效沼气系统。 沼气的循环是这样的:农户养畜——粪便入池——产生沼气——沼气 做饭照明——沼液、沼渣施进果园、菜田——绿色环保农产品。沼液 既是上好的液肥,又是一种无公害杀虫剂,同时还是一种上好的饲料 添加剂。仅仅3年多,仅彬县沼气池就突破了8000口大关。     绿色成为咸阳主色调   咸阳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但在咸阳街头留下了处处痕迹——瓷 实的地面砖铺满了街道两侧的“空地”。“空地”被硬化,等于给地 下水库加了个“大盖子”。因此,地表流增大,土层蓄水减少。地下 水失去应有的渗补,水与草木,水与河流失去应有的平衡。这,成了 城市环保的隐形病痛。   针对此,咸阳市城市建设的绿色新规划诞生了,新规划突山了森 林主题,最终被确定为“沣河生态绿林工程”。被誉为“天然氧吧” 生态工程,2007年5月就神奇般地建成。这个占地16公顷、拥有20万 株的“绿林”,织出了一片锦秀,耸起了一座绿色丰碑。雪松像巨伞 一样,向大地撒下阴凉;云杉像箭一样,将绿色送往天空;青竹摇曳, 桂花飘香。人们沐浴着阳光,抚摸着湿润,一串串爽朗的笑声,给绿 色和幽静送来了真诚的赞美。   在“天然氧吧”的西侧,还有一处郁郁葱葱的生态工程。大片大 片的芦苇,在渭河滩上随风摇摆,它的波涛和咸阳湖的碧水一样美丽, 给古老的都市又增添了绿色的妩媚。在生态危机年代被生物学家捧之 为“地球之肾”的芦苇,密集发达的根茎和繁茂的枝叶在咸阳渭河滩 相抱相拥,犹如建起了一座无须机械设施的污水处理厂。咸阳市目前 的进展只是“渭河(西安一咸阳段)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 的实验阶段,也是整个工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虽然现在面积只有50 0亩,但几年后,总面积将扩大到25000亩,形成贯通东西的苇塘湿地 格局。   生态失去了平衡,通过生态工程,再走向新的平衡。原先走过了 头的城市硬化工程,已被随后的“退硬还绿”改变了容颜,换之而来 的是长长的绿化带和一片片绿茵,是较高水准的公共绿地面积。为了 巩固和提高生态文明的水平,全市在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之后, 又对重点污染源建立了在线监测体系。当你走“在线”工程的监控室, 设在被监控部位的“岗哨”就会忠实而及时地将“侦察”结果在微机 屏幕上一一“报告”。一旦某处“有事”,“在线”自动报警。全市 已有66家重点污染企业陆续安装了污染在线监控设施,为各级决策层 的科学决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量化了的依据。   绿色生态的脊梁是林木,植树造林和恢复生态一路同行。咸阳市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颁布以后,生态工程走向了“统一规划, 分类指导,分区推进”之路,以3613生态示范工程为框架,以扩大绿 色植被为中心,以沟壑区为重点,全方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3613工 程即三个自然保护区,6个生态示范县,13个生态示范乡和130个生态 示范村的建设。目前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592平方公里,区内 居民按计划逐渐迁出,实施了禁牧、禁猎、禁伐、禁采的“四禁”保 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起步较早、规模最大的旬邑石门山自然保 护区,两年前成功地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云在蓝天上飘动,鸟儿在枝头上鸣叫。山笑、水笑、地笑、人 也在笑。笑声赞美着绿色,赞美着和谐,也赞美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 会的业绩,同时还赞美着咸阳人知难而进,仍将不懈努力的雄心壮志。 (张志扩)
     相关链接
    ·陕西省高招二本超录5062人 三本录取31日开
    ·《废都》首任责编:贾平凹当年只有6万元稿
    ·陕西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道路冠名权可拍
    ·陕西省文博界共商大计 民间博物馆协会呼之
    ·陕煤化集团向“开胸验肺者”伸援手 免费灌
    ·陕西省军区军史馆昨天开馆 展示省军区光辉
    ·陕西确诊第九例输入性甲流病例 患者为香港
    ·陕西高速集团组织复转军人庆祝“八一”建军
    ·陕西将关闭70家落后产能企业 可节约253万吨
    ·陕西为107个重点镇“谋篇布局” 取消农业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