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山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博物馆若免费 你能守规矩吗
2009-06-24

《关于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发一月有余,我省正在讨论开放时间,文物受损是最大担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将在各县市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具体名单及时间近期决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闻缘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 《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陆续实行免费开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昔日门可罗雀的博物馆,一下子人满为患,“大象”的尾巴被揪了下来,昆虫演示器被扯掉,大炮炮筒被孩子们当成滑梯,就连展馆大门都被人群挤坏……今年春节期间,湖北、四川、福建等省市的博物馆已经率先开始为游客免单,这无疑让普通游客欢欣雀跃,可是却让文物遭遇了“受伤”的尴尬。3月3日,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会在各市县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预计将有5-6家博物馆,但具体名单和具体开放时间,要在近期讨论后决定。不过在观众叫好的同时,文物部门不免有着这样的担忧:在山西免费开放博物馆,能否免去其“受伤”的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日免单不堪重负 tujian.org


虽然我省还没有最终确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名单,但在“5·18世界博物馆日”里,山西文博人已经尝到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滋味”。就以我省标志性的山西博物院为例,去年平均每天接纳人数为600人,但在2007年5月18日当天,却涌进了高达两万左右的游客,不仅日常接待部门人员全部到岗,院级领导及行政文员也全部出动。尽管如此,人烟散尽,山西博物院仍然“遍体鳞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天记者也曾目睹省博免费开放后人满为患的“壮观”场面:开门时间还没到,市民们就展开了层层“包围战”,从展厅入口处到户外,排起了一条近百米长的长龙。开馆后,大家争先恐后如潮水般涌入,当工作人员暂封入口、控制参观人数时,游客们大声吵闹,齐声抗议。最让工作人员头疼的还是一些参观者的不文明行为:场馆设施被严重损坏,数万份博物院简介被哄抢一空,甚至卫生间内的洗手液、装卫生纸巾的不锈钢盒子都被游客顺手牵羊,博物院特意印制的精美说明书,一些参观者不是将其大叠放进袋里就是垫坐在地上。记者发现,游客中有的人长时间占用公共坐椅来聊天,有的甚至在上面酣然就寝;有的举家前来,就地聚餐,食物、垃圾散落一地;有些游客甚至跨入防护栏内,“零距离”接触展品。大声喧哗、随意接听手机、乘人不备拍照一类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在博物院4层古建展厅内,有众多微型古建模型,虽不能与文物媲美,但在工艺制作上颇费工夫。当天闭馆后,当工作人员检查展品时,却发现这些古建模型上的门框、小铃铛等配件已不翼而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旦毁坏损失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博物馆为公众免单,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但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很“受伤”,却是一个令人尴尬而无奈的状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许多文物专家对此忧心忡忡。我省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山西博物院可以算是我省目前最大的博物展馆,但最多也只能容纳游客4000余人,如果像“5·18世界博物馆日”一样,上万游客同时涌进博物馆,对管理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会是极大的考验。“参观人数太多,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严重污染了馆内空气,也影响了展室的温度和湿度。尽管文物都放在展柜里,但不能保证展柜绝对密封,二氧化碳容易使青铜器生锈、书画纸张变脆。现在国外的博物馆都提倡‘裸展’,所以山西的博物展馆也尽量向国际靠拢。其中,山西博物院佛风遗韵展厅内就全部是裸露在外的石像。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展厅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亮度都有严格标准,如果参观人数过多,展厅内的空调和抽风设备在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把新鲜空气输送到展厅内,而水蒸气转化成的碳酸具有腐蚀作用,会破坏石像。此外,游客触摸文物、用相机拍照等现象屡禁不止。现在展出的文物都是原件,一旦毁坏,损失难以估计。”工作人员不无担忧地说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省博物院展厅布局来说,文物展品都存放在玻璃展柜内,而很多珍惜展品以及国宝级别的展品都陈列在单独的展柜里。对此,工作人员也相当矛盾,谈话中频频叹气:“人们参观时总喜欢趴在展柜前,人流过多过于拥挤时,展柜玻璃将无法承重,尤其是单独的展柜,如果里面装有瓷器,一旦展柜倒地,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如果对展柜进行加固,又影响了展厅内的整体美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为文物担忧的同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也应在“人性化管理”上做足文章。“以前,我们只需要保障文物安全,免费开放后我们的工作量至少加大一倍,大家还得保障观众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因此,免费后的博物馆在服务质量和标准上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为了缓解服务人员不足的现状,省博专门招聘了近三十位服务人员,负责展厅监管、讲解、咨询、后勤保障等工作,不过这些人数与猛增的参观人潮相比还是捉襟见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民支招盼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众人流量、展厅设施水平、文物安全措施、服务保障能力,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针对博物馆免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山西文博工作者已经开始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可是,单靠博物馆的力量显然不能解决参观人数爆棚、市民素质不高的问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众多在省博参观的市民,请他们来为免单的博物馆“把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民胡女士:要想避免爆棚现象,就一定要控制参观人数,博物馆可以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分时段限定参观人群,给观众分发参观号码,凭号入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民尤先生:可以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内设立一个像银行一样的自动拿号机,来者自己拿号,节约时间。也可以按照区域发票,以身份证来证明身份。当然,外地游客可不受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生小张:我希望博物馆实行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排队既增加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将市民的时间浪费在了排队等票上。”本报记者孙轶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军博:设定发票时段控制人流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月2日是军事博物馆免费对社会开放的第一天。截至当日16时30分,共有12555人参观了军博,这个数字比上周的日均1250人增加了9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北京地区首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军博实行免费不免票的原则,市民凭身份证到以前的售票窗口免费领取门票即可入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军博陈列宣传处票务组主任王克介绍,每1个小时为1个发票时段,根据馆内人数决定发票速度。

tujian.org


军博院内的登舰参观作为 “参与项目”,保留了收费。军博方面解释,这是为了有效控制登舰人数、保护展品。军博还特意调来100名保安,将来还要视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增加保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人数陡增,但军博各个馆内都保持了较好的参观秩序。不过,部分参观者暴露出的不良习惯却让人心忧,如在领票处不掏证件抢票、孩子骑着大炮拍照片、展览厅内横七竖八躺满观众等行为仍有发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津:博物馆免费不免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天津的市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将分批逐步实现永久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从去年12月28日起,天津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鼓楼已经实行免费开放。 tujian.org


为防止观众过于集中,超出场馆的接待能力,造成安全隐患,天津各博物馆、纪念馆在免费开放初期实行了“提前领票,凭票参观”的方式,设立19个公益票站,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领取门票。春节期间为了保证观众与文物的安全,天津市博物馆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并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如设置“参观指南”,明确标示出免费区的位置——目前天博的免费展区为常年设置的基本展区。进入展厅后每位观众都可得到一张 “观众须知”,此外馆内还扩大了观众休闲区,增设了观众坐椅、残疾人专用的轮椅以及自动存包柜。据统计,春节期间天博的参观人数超过两万人次,却未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2007年度山西报纸副刊年赛见分晓 山西日报6
    ·专家提醒:要谨慎选购教辅书(图)
    ·省人大代表建议议案昨日集中交办
    ·我省知识产权战略划出新起点
    ·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2007年度山西报纸副刊年赛结果揭晓 山西晚
    ·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的第八批行政审批项
    ·淡季漫漫 旅行社借“三八节”聚人气
    ·新《劳动合同书》已签订3万份
    ·造林绿化今年瞄准百万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