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上海市政协到基层搜集小区管理"烦心事"
2009-08-24

  昨天,市政协社法委带着社区管理的课题赴徐汇区调研,来自田林、漕河泾等街道的居委干部与政协委员围坐一桌,列出几个基层管理中的常见“烦心事”,请课题组带回去“解剖”出招,其中绿化扰民、照顾老人压力过大成为座谈中反映较集中的问题。

  烦心事一:绿化大树反而影响群众生活

  绿树成荫看起来美观,却为老小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90年代建起的梅陇三村就深受其害。小区党支书记尚艳华告诉记者,小区在建立之初对绿化并没有具体的规划,许多树紧挨居民楼种植,如今当年的小树苗都长成参天大树,却给一幢楼的人带来麻烦,“底楼的人采光差,楼上的人受蚊虫困扰,甚至不敢在阳台上晾晒衣服。有的树根还伸到了居民家中,居民对此意见很大。”

  本为美化环境而来的绿树影响到居民的生活,但要请走这些碍事的“大家伙”实在困难。据介绍,小区内每棵树都有“户口”,不久前梅陇三村内倒掉了一棵树,要把照片材料提交绿化部门通过才能移走,审批一日没过,大树就只能躺在路边。“挪一棵活树的成本就更高了,且不说层层的审批程序,光是经费就要准备五六千元。”到会的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大树挤占居民生活空间的现象在凌云街道的每个小区里都存在。

  尚艳华希望,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规调整碍事的树木,而不是种下了就放任不管。“或许也可以把绿化改造融入平改坡综合改造项目,借政府的力量把碍事的大树挪挪位置,还居民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

  烦心事二:独居老人到底谁来关心?

  “小区里1400户人家,年纪6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个,80岁以上的100多个,而居委会只有5个人,我们不是不关心老人,实在是人手太少,照顾不过来。”梅陇七村居委干部袒露心声。她说起一个“不痛快”的经历,曾经有居民子女理直气壮地找上门来质问居委会为什么不关心老人,居委干部有苦难言。后来她了解到,老人子女家住杨浦区,一年回家也就一两次,平时电话也不多,在他们看来,照顾老人已完全是居委会的责任。“独居老人很多都有子女,子女不来照顾,老人也向着孩子,认为子女工作忙不应麻烦。如今在谁来照顾老人这个问题上已经‘本末倒置’。”

  记者了解到,漕河泾街道已成立了由4050人群组成的助医队,一周两次到独居老人家中为老人量血压、配药或做些精神慰藉,给居委为老工作减轻了些压力。来自漕河泾的基层干部介绍,助医队的开支都由区、街道两级财政“埋单”,包括医疗知识培训经费和工资发放。但经费毕竟有限,难以招到足够人手满足街道内所有老人的需求。

  “是不是可以出台一批融合传统美德的法规政策?”有政协委员提到,新加坡版的“经适房”分配就暗含“尊老爱幼”的精髓,在新加坡,“经适房”分布在市中心和郊区,只有带老人同住的才可以申请到市中心的房子,这样的政策可以鼓励子女照顾老人,帮助政府缓解为老服务的压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上海市政协到基层搜集小区管理"烦心事"
    ·人大代表、市民呼吁养犬管理低收费重处罚
    ·外滩"钻石"岸线将打通 十六铺新标识揭
    ·浦东旅游推广打出世博牌 原白莲泾客运站
    ·公路行业倡导文明行车
    ·北外滩航运区建设顺利
    ·世博会发布首款"纯金中国馆"
    ·海关服务助外贸转内销驶上"快车道"
    ·沪今年录用公务员3122名 初任培训开学典
    ·申城 81个窗口单位公布"民生热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