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鹿角、斑驳的卜骨、生锈的汉代铜镜……济南市考古人员在唐冶新城区域的考古发现,展示了一个远至6000年前完全不同的济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日上午,在济南市郭店镇唐冶村考古人员的住所,济南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从今年2月底开始的考古发掘成果,陶器、骨器、铜器等一应俱全。济南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大庸介绍,唐冶遗址分布之集中,时代跨度之长,文化类型之丰富,在济南地区实属罕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冶新城区域共发现从史前大汶口文化至东汉时期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6处12个点。考古人员重点对唐冶遗址道路占压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实际清理面积近1万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发掘成果来看,该遗址的时间跨度最早可到6000年前,历史上最繁荣的时间应该在周、汉两代。唐冶遗址现已发现汉代手工业作坊区、周代生活遗迹区、周代生活聚落区和汉代墓葬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崔大庸说,考古发掘的出土器物中,有的非常有价值,如工作人员不但发现了陶窑,还发掘出一些刻有条纹的陶器模具;大量的有灼烧痕迹的兽骨中,发现了形制少见的铲形卜骨;而大量蚌器和鹿角的发现,说明当时唐冶一代是水草丰美之地。此外,港西路南区的填土中仍然可以找到碳化的粮食颗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