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宁夏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FONT color=darkblue>陈建国:老百姓生活在这个地
2009-07-17


  5月12日,是汶川的伤口,中华民族身上的痛。宁夏海原也有一道抹不去的伤口。1920年,海原发生了8.5级地震,23.4万人死于那场灾难。2008年,国务院批准,将海原县城搬迁至黑城镇。今天是5月12日,我们在这一天,抚慰汶川,也遥望海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地震将这棵古柳“撕”成两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20年海原大地上弥漫的悲苦,82年后,淹住了一个人的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2年3月23日,陈建国书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第二天,前往“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调研,发现海原县是西海固的最“苦”处:它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处于宁夏末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我们回望7年前的那个3月,陪同人员依然能够清晰地忆起,海原曾令陈建国产生了怎样深重而强烈的不安。这不安来自于海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更来自于发生在1920年的那场大地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每年的12月16日前后,新疆、甘肃、陕西等省(区)的海原大地震遇难者的后人都会来到位于海原县西南角的万人坟场祭奠亲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对那场震级达到8.5级,震区中心的烈度达到十二度,被称为“环球大震”的海原大地震稍嫌陌生的话,可以想像一年前的今天汶川地震曾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怎样的重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原和汶川,同处在我国的南北地震带上。“老百姓生活在这个地方,我睡不着。”陈建国这样说。是不是就是从那一天那一刻,海原县城搬迁的想法开始在陈建国心头生长,一年一度,草长莺飞?记者没有探询。

tujian.org

  我们了解的是,一摞大大小小的地图,始终不离陈建国左右。以后的调研中,常常是走到哪讲到哪,从海原的地质结构到区域布局,再到未来发展,不厌其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当时汶川地震刚刚发生,人们对灾难的感受深刻鲜明。借着前往中卫调研的机会,在中宁宾馆的会议室里,陈建国再次挂出了我国的和宁夏的地质结构图,对陪同调研的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讲汶川,说海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建国反复讲,这是自治区根据海原实际,从对党、对历史、对海原县42万干部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从长远发展考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tujian.org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关注的目光也从未离开过这片困顿的土地。“大家都知道,海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处在地震断裂带上,县城水源地-南华山已经不能再满足发展的需要,把新区建设在黑城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里属于扬黄灌区,有十几万亩水浇地,交通便利,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识海原新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王正伟多次讲。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地震改变了海原的地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原新区行政中心效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到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深谋远虑:为了海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统一思想,下决心将群众从困难地区搬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这里,我们只是简短记述了海原县城搬迁从酝酿到决策的大致脉络,事实上,争取国务院批准的过程,同样山水重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请示到批准期间所做的种种努力,从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的一番话里就可以想见。2008年11月1日,调研海原新区建设时,王正伟语重心长地对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讲:国家批一个县城搬迁是不容易的,解放以来没有几个,海原县城搬迁是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策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切为了人民。2008年6月20日,汶川地震后不久,民政部批复了我区 《关于海原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请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机遇不常有。据中卫市负责同志讲,去年6月以来,陈建国、王正伟已经十余次到海原县调研。新区建设中要考虑到孩子上学的问题、看病问题、住宿问题、老百姓购物问题……他们心里谋划的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宏图大略,还有老百姓生活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动力何来?陈建国在一次谈话中讲:“如果不考虑海原县城搬迁,没有人会说我这个党委书记当得失职,但是如果不做,总觉得愧对生活在那里的42万老百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仿佛心有灵犀。王正伟也多次表示:“搬一个县城不容易,不是花一两亿资金就能解决,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带着感情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是5月12日,汶川的伤口,中华民族身上的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梳理海原县城搬迁所经历的种种,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身上的无边大爱。 tujian.org

  ·史料链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史载】民国九年庚申冬月初七日,固原地大震。奇事罔闻,灾浩情惨,全县瓦解,伤亡过重。灾后顿呈荒凉,满目疮痍,山川异向,四野惨淡,所有震损建筑物,百年难复原状。欲望旧观,诚有不再之祸。胡劫之浩一至于此极,顷刻之间,伤人数万,死在梦中,损物无数化为乌有。

  【今说】1920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爆发。海原地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大地震使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县城全毁,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极重,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23.4万人,伤及不计其数。由于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的大,而且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因此,兰州白塔山公园的庙碑上用“环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大地震。

  透析海原搬迁四大因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7日,海原县委书记李学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海原县城搬迁的四大因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素一:地质结构】海原县位于阿拉善地块以南,青藏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交接部位。沿南、西华山北麓——六盘山东麓有一条活动非常强烈的大断裂带,就是海原活动断裂带。断裂性质为逆左旋走滑断裂带,并长期处于活动之中。这条断裂带上曾发生过5次大地震,特别是1920年发生的8.5级环球大地震,是我国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灾害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海原县城位于断裂带中东段,距断裂带4公里,地震危险随时存在,城市发展不易建设高大建筑,不易大规模开发,迁址势在必行。

tujian.org

  【因素二:水】海原县城水源主要来自南华山、闵家塘等水源地,据水利部门探测,县城目前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仅为200万立方米,并且水位越来越深,地下水越来越少。目前县城的供水能力仅为每天1.2万立方米,也就是0.218万立方米/万人,远远低于国家统一制定的中小城市0.3-0.6万立方米/万人的标准。而现有水源地今后的日最大供水能力为1.7万立方米,即0.309万立方米/万人,仅仅能达到小城市相关标准的下限,远远不能满足县城未来发展的需要。如果从最近的固海扬水工程引黄河水,距离也有60多公里,投资巨大,难以维护。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素三:交通】海原县位于宁夏西南部,除109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经过西北一角、宝中铁路和福银高速经过县境东部边缘外,县内交通相对落后。尤其是县城位置偏离主要交通线,既不沿边,也不靠河,又不沿路,是典型的“三不靠”地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招商引资举步维艰,工业经济滞后,难以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素四:发展】由于交通不畅,投资环境不佳,很少有客商愿意到海原投资建厂办企业,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海原经济发展的“痼疾”和“痛楚”,更难以发挥一个县城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作用。

  是受穷,还是发展?——中卫市委书记刘云谈海原县城搬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年前,和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的一次对话,令中卫市委书记刘云至今难以忘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云告诉记者:“有一次陈书记找我谈话,问起海原县今后怎么发展,我几乎想都没想,就建议采取生态移民的办法,逐渐减少农村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有熟悉海原县情况的同志都清楚,对于一个地震带上的缺水县城来说,在旧址上谈发展不过是权宜之计,加上海原县城在交通上又是死角,只能维持,没法扩大。对海原来说,生态移民也许确实解决不了关键问题,但在大家能够想到的范围,却是最为可行的一条道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云没想到,自己的回答显然没有得到认同。陈建国当即问,能不能转换思路,将县城搬迁到远离地震带,有水、交通方便、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云用“震撼”形容这番谈话对自己的触动。他说,县城搬迁要耗费巨资,而且不会在短期内见成效,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即使想到了也不会做。为什么?见不到政绩啊。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是怀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不会这么想,也不会这么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云说,“海原搬迁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境界,正是陈书记的这种境界打动了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确实如此,对于海原县城搬迁,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搬迁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到底图个啥?众议纷起,有些国家部委也收到了反对海原县城搬迁的告状信。刘云讲,海原搬迁的决策是本着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出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海原县乃至整个宁夏长远发展的要求,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干到底,不能因为个别人反对就不做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4月份,刘云到国家民政部申请项目,民政部的一个司长说到告状信的问题,“作为共产党人,应该为99%的人谋利益,还是为1%的人谋利益?当地老百姓是要谋求发展?还是要长年受穷?”刘云这样回答。

tujian.org

  2个月后,得知民政部作出海原县城搬迁的批复,刘云脸上露出了孩子般欣然的笑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原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处于全区末位,宁夏西海固苦甲天下,海原则是苦甲宁夏。海原处于地震带上,而且交通不便,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到这里投资。”他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县,县城的发展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海原县城搬迁考虑了地震、水、交通和当地长远发展四重因素,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利益。只要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只要有利于老百姓的事,哪怕有个别人反对也要坚持干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刘云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发稿时获悉,海原县委、县政府将于5月28日搬迁至新区。新区建设芳容初绽,就已经有4家大企业与当地签订了投资协议,其中一家梳毛企业已安装机器设备。 (记者 高鹏 李东梅 实习生 杨莉 巴鹤霖/文 郭绪雷/图)) tujian.org

     相关链接
    · 宁夏19个市(县)属国有企业减
    ·宁夏3年多解救放生上万只野生动物
    ·新医改能否“药到病除”
    ·三年时间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农村新增投资重在改善设施
    ·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西气东输——东西部人民共同的“福气”
    ·工商部门正在修订《广告法》进一步严格规范
    ·前十月进出口规模超过去年全年
    ·外交部介绍胡锦涛将出席金融峰会及出访4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